联系人:米振莉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超高强汽车用钢具有超高的强度和优异的塑性,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 受到汽车制造行业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汽车轻量化近期和中期目标为:重点发展超高强钢和先 进高强钢技术,实现高强钢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重点发展第三代 汽车钢和铝台金技术,并推进其产业化应用。因此,在车身结构件上应用超高强 钢是汽车行业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超高强钢在使用中还存在较多的 应用瓶颈,比如其成形窗口窄、边部开裂、回弹、可焊性差等问题。在所有问题中,回弹最为突出,并且随着强度增加,回弹的倾向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大。在此 背景下,开展针对超高强钢回弹技术的研究,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回弹,可有效推 进高强钢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
关键工艺技术:
项目的关键工艺技术为:基于组织演变的回弹行为控制技术,即基于超高强 钢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回弹的内在关系,提出回弹行为的控制技术。通过分 析超高强汽车用钢在成形过程中的local misorientation等微观组织、力学性 能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总结影响超高强钢的回弹机理,建立超高强钢回弹预测模 型,最终实现超高强钢的回弹行为控制。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
投入研发成本100万元左右,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已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河钢集团邯郸钢铁公司的资助,并以邯郸 钢铁公司生产的超高强钢为对象,开展回弹行为的调控。
市场分析:
钢铁企业生产高强钢过程的性能控制,及下游用户在高强钢成形过程中的回 弹控制等方向。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
预期投资200万元,可解决组织演变和性能优化,从而提升产品品质,实现 产品更新换代,年创造经济效益500万元。
成果亮点:
1、技术先进性:本项目针对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回弹问题进行研究, 源于国家汽车行业的重大需求;基于组织演变的回弹行为控制技术,本项目提出 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技术,并实现了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
2、获奖情况:获河北科技进步一等奖。
超高强钢(Q&P钢)在不同工艺下的成形回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