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任务来源 “葵花籽油精准加工与质量安全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是河南工业大学与佳格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横向科研项目。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该项目成果应用领域为植物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加工。技术原理为通过对葵花籽油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系统研究,制定适度精准的加工技术,避免和减少葵花籽油生产中风险成分的形成和营养成分损失,提高葵花籽油产品的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同时减少油脂精炼损耗和加工助剂损耗,显著提升葵花籽油生产的经济社会效益。 3、性能指标 ①基于多环芳烃控制的葵花籽适度炒籽工艺技术。葵花籽仁炒制温度160℃,炒制时间小于30min,在优化的焙炒条件下,葵花籽油中Bap和PAH4增量分别低于0.5μg/kg和2μg/kg,有效控制和消减了葵花籽毛油中PAHs的安全风险。 ②浓香葵花籽油中多环芳烃净化吸附脱除及营养和风味保留技术。优选Norit活性炭,用量0.05%,吸附时间25 min,吸附温度110 ℃,BaP、PAH4脱除率分别达到94%和89%,VE损失降低至3.90%,总甾醇损失率为11.63%,风味得分8.5(未吸附前为9.5)。较常规吸附剂活性白土的VE损失率降低10个百分点,甾醇损失率降低19个百分点,风味得分提高4.2。吸附剂用量和油脂吸附损耗仅为常规吸附剂活性白土的1.7%。显著提高了多环芳烃脱除率和营养成分及风味保留率,降低了加工助剂用量和油脂精炼损耗,同时也减少了油脂精炼废物排放。解决了香型油脂因担心香味损失而不能吸附精制的技术难题。 ③复合吸附剂对浸出葵花籽油中多环芳烃净化脱除及脱色技术。研发应用(2%活性白土+0.2%WY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吸附温度110 ℃,吸附时间35min,浸出葵花籽毛油BaP和PAH4脱除率分别达到98%和95%,BaP和PAH4残量为0.15、2.25 μg/kg,优于欧盟2和10的限量标准,同时油脂色泽Y15,R1.2,达到一级油的标准。 ④系统研究并明确了葵花籽油脱臭条件(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对16种多环芳烃组分脱除及反式脂肪酸增量和维生素E损失率的综合影响规律,适当延长脱臭时间较提高脱臭温度对多环芳烃的脱除更有效,缩短脱臭时间对维生素E保留更有效。采用260℃、60min或240℃、100min是较好的适度脱臭的工艺条件。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本项目技术兼顾了葵花籽油精炼、风险成分控制和脱除、营养成分高效保留及减少加工助剂消耗,葵花籽油的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更好。经国内外科技查新表明,本项目技术成果具有自主创新性。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本项目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对葵花籽油生产中风险成分控制和脱除以及营养成分高效保留技术的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对提升葵花籽油产品质量及综合生产效益有重要意义。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6、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项目成果技术已经在佳格内蒙和佳格太仓的葵花籽油加工厂应用,多力葵花籽油是目前中国市场知名品牌,市场占有量位居全国第一,成果技术保证了产品价格优势和市场销量,使企业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近年企业葵花籽油加工量逐年提高,年产20万吨葵花籽油,销售收入23亿元,税收8547万元,利润5891万元。应用该项目成果技术,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更优的葵花籽油产品,也减少了加工助剂、能量消耗和废物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葵花籽油生产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都均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油脂工业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任务来源 “葵花籽油精准加工与质量安全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是河南工业大学与佳格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横向科研项目。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该项目成果应用领域为植物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加工。技术原理为通过对葵花籽油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系统研究,制定适度精准的加工技术,避免和减少葵花籽油生产中风险成分的形成和营养成分损失,提高葵花籽油产品的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同时减少油脂精炼损耗和加工助剂损耗,显著提升葵花籽油生产的经济社会效益。 3、性能指标 ①基于多环芳烃控制的葵花籽适度炒籽工艺技术。葵花籽仁炒制温度160℃,炒制时间小于30min,在优化的焙炒条件下,葵花籽油中Bap和PAH4增量分别低于0.5μg/kg和2μg/kg,有效控制和消减了葵花籽毛油中PAHs的安全风险。 ②浓香葵花籽油中多环芳烃净化吸附脱除及营养和风味保留技术。优选Norit活性炭,用量0.05%,吸附时间25 min,吸附温度110 ℃,BaP、PAH4脱除率分别达到94%和89%,VE损失降低至3.90%,总甾醇损失率为11.63%,风味得分8.5(未吸附前为9.5)。较常规吸附剂活性白土的VE损失率降低10个百分点,甾醇损失率降低19个百分点,风味得分提高4.2。吸附剂用量和油脂吸附损耗仅为常规吸附剂活性白土的1.7%。显著提高了多环芳烃脱除率和营养成分及风味保留率,降低了加工助剂用量和油脂精炼损耗,同时也减少了油脂精炼废物排放。解决了香型油脂因担心香味损失而不能吸附精制的技术难题。 ③复合吸附剂对浸出葵花籽油中多环芳烃净化脱除及脱色技术。研发应用(2%活性白土+0.2%WY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吸附温度110 ℃,吸附时间35min,浸出葵花籽毛油BaP和PAH4脱除率分别达到98%和95%,BaP和PAH4残量为0.15、2.25 μg/kg,优于欧盟2和10的限量标准,同时油脂色泽Y15,R1.2,达到一级油的标准。 ④系统研究并明确了葵花籽油脱臭条件(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对16种多环芳烃组分脱除及反式脂肪酸增量和维生素E损失率的综合影响规律,适当延长脱臭时间较提高脱臭温度对多环芳烃的脱除更有效,缩短脱臭时间对维生素E保留更有效。采用260℃、60min或240℃、100min是较好的适度脱臭的工艺条件。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本项目技术兼顾了葵花籽油精炼、风险成分控制和脱除、营养成分高效保留及减少加工助剂消耗,葵花籽油的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更好。经国内外科技查新表明,本项目技术成果具有自主创新性。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本项目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对葵花籽油生产中风险成分控制和脱除以及营养成分高效保留技术的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对提升葵花籽油产品质量及综合生产效益有重要意义。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6、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项目成果技术已经在佳格内蒙和佳格太仓的葵花籽油加工厂应用,多力葵花籽油是目前中国市场知名品牌,市场占有量位居全国第一,成果技术保证了产品价格优势和市场销量,使企业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近年企业葵花籽油加工量逐年提高,年产20万吨葵花籽油,销售收入23亿元,税收8547万元,利润5891万元。应用该项目成果技术,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更优的葵花籽油产品,也减少了加工助剂、能量消耗和废物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葵花籽油生产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都均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油脂工业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