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87328]春甜2号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甜品类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简要说明 (一)任务来源 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甜瓜新品种选育”。 (二)选育目标 选育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甜瓜新品种。 (三)品种特点 1、早熟:出苗至果实成熟80-85天。 2、高产: 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4798.2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5%;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925.8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3%。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549.7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7%;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869.2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9.8%。 3、优质:果肉松脆,香味浓郁,果实外观商品性好。 4、抗病性较强:较抗甜瓜炭疽病、枯萎病。 (四)适应区域 吉林省各地露地均可栽培 二、品种特征特性及主要技术指标 (一)特征特性 1、种子形状:种子椭圆形,种皮黄色,千粒重13.5克。 2、植物学性状:幼苗子叶为绿色。真叶绿色,形状为心脏形,横径15.2厘米,纵径11.8厘米。植株长势中等,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在子蔓一节,雌花为两性花,花冠黄色,5瓣。单株平均结果数4-5个。 3、果实性状:果实圆形,果皮白色覆淡黄色,果面有浅纵条纹,果柄不脱落,果肉白色,肉厚1.7厘米左右,瓤浅黄色,平均单果重0.31千克。 4、品质分析:总糖含量1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维生素C含量17.3mg/100g,肉质松脆,外观商品性好。 5、抗逆性:较抗甜瓜炭疽病、枯萎病。 6、生育日数:早熟品种。从出苗至果实采收80-85天。 (二)产量结果: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4798.2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5%;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925.8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3%。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549.7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7%;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869.2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9.8%。 (三)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露地栽培4月上旬在温室育苗,5月上中旬10厘米地温稳定在13-15℃以上时田间定植。 2、温室育苗:(1)浸种催芽,将种子浸泡在55-60℃的温水中搅拌,至30℃左右浸泡4-6小时,置于25-30℃的条件下催芽24小时。(2)播种,将肥沃无菌田土和草炭土以 2:1比例混合均匀,装入10×10厘米的育苗钵中,浇足水增温,当钵中水渗净时开始播种,每钵内平放1-2粒种子。随播种在种子上均匀覆盖1厘米厚的过筛土,然后覆一层地膜,待80%以上种子拱土时揭掉薄膜。(3)植株长出2-3片真叶,苗龄约30天时露地定植。 3、密度:定植株行距45-50-60厘米。 4、施肥:一次性施足底肥,最好施用腐熟好的鸡粪。 5、栽培管理:定植后苗龄三叶一心时定心,采用三蔓整枝法,单株结瓜4-5个。土壤需五年以上轮作,选择排水好的砂质壤土地。 6、病虫害防治:(1)霜霉病: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2%霜疫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施。(2)炭疽病: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施。(3)枯萎病:结果期至盛瓜期连续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250毫升。(4)蚜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功夫水剂1500倍液叶面喷施。 7、繁种技术: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甜瓜作选种田。选种田应距其他瓜田500米以上。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植株作为种株,且该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能好、结果早,坐果率高、果实均匀、无病虫害。选好后作出标记,平时还要注意观察,随时拔除杂株、病株,种株上选留种瓜的部位应在子蔓1节为宜。 (四)适应区域 吉林省各地露地均可栽培 三、推广应用前景 该品种2011-2013年分别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主要表现为:单株结果多,果实有芳香味,品质好,抗病性强,成熟早等特点。其商品性及品质符合我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适宜在我省各地栽培,可以替代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富尔、金妃等甜瓜,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一、简要说明 (一)任务来源 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甜瓜新品种选育”。 (二)选育目标 选育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甜瓜新品种。 (三)品种特点 1、早熟:出苗至果实成熟80-85天。 2、高产: 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4798.2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5%;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925.8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3%。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549.7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7%;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869.2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9.8%。 3、优质:果肉松脆,香味浓郁,果实外观商品性好。 4、抗病性较强:较抗甜瓜炭疽病、枯萎病。 (四)适应区域 吉林省各地露地均可栽培 二、品种特征特性及主要技术指标 (一)特征特性 1、种子形状:种子椭圆形,种皮黄色,千粒重13.5克。 2、植物学性状:幼苗子叶为绿色。真叶绿色,形状为心脏形,横径15.2厘米,纵径11.8厘米。植株长势中等,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在子蔓一节,雌花为两性花,花冠黄色,5瓣。单株平均结果数4-5个。 3、果实性状:果实圆形,果皮白色覆淡黄色,果面有浅纵条纹,果柄不脱落,果肉白色,肉厚1.7厘米左右,瓤浅黄色,平均单果重0.31千克。 4、品质分析:总糖含量1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维生素C含量17.3mg/100g,肉质松脆,外观商品性好。 5、抗逆性:较抗甜瓜炭疽病、枯萎病。 6、生育日数:早熟品种。从出苗至果实采收80-85天。 (二)产量结果: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4798.2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5%;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925.8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3%。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549.7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10.7%;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869.2千克,比对照品种春甜1号增产9.8%。 (三)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露地栽培4月上旬在温室育苗,5月上中旬10厘米地温稳定在13-15℃以上时田间定植。 2、温室育苗:(1)浸种催芽,将种子浸泡在55-60℃的温水中搅拌,至30℃左右浸泡4-6小时,置于25-30℃的条件下催芽24小时。(2)播种,将肥沃无菌田土和草炭土以 2:1比例混合均匀,装入10×10厘米的育苗钵中,浇足水增温,当钵中水渗净时开始播种,每钵内平放1-2粒种子。随播种在种子上均匀覆盖1厘米厚的过筛土,然后覆一层地膜,待80%以上种子拱土时揭掉薄膜。(3)植株长出2-3片真叶,苗龄约30天时露地定植。 3、密度:定植株行距45-50-60厘米。 4、施肥:一次性施足底肥,最好施用腐熟好的鸡粪。 5、栽培管理:定植后苗龄三叶一心时定心,采用三蔓整枝法,单株结瓜4-5个。土壤需五年以上轮作,选择排水好的砂质壤土地。 6、病虫害防治:(1)霜霉病: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2%霜疫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施。(2)炭疽病: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施。(3)枯萎病:结果期至盛瓜期连续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250毫升。(4)蚜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功夫水剂1500倍液叶面喷施。 7、繁种技术: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甜瓜作选种田。选种田应距其他瓜田500米以上。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植株作为种株,且该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能好、结果早,坐果率高、果实均匀、无病虫害。选好后作出标记,平时还要注意观察,随时拔除杂株、病株,种株上选留种瓜的部位应在子蔓1节为宜。 (四)适应区域 吉林省各地露地均可栽培 三、推广应用前景 该品种2011-2013年分别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主要表现为:单株结果多,果实有芳香味,品质好,抗病性强,成熟早等特点。其商品性及品质符合我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适宜在我省各地栽培,可以替代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富尔、金妃等甜瓜,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5001458号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