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概述: 动中通天线在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载体运动过程中,可实时跟踪同步轨道卫星,通过卫星转发信号,实现不间断的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传输,可满足移动条件下宽带卫星通信的需要,可广泛应用于军用指挥通信、应急通信保障、远洋船舶等领域。
自动化所从2015年底开始开发动中通产品,先后完成了SW-P800U-I和SW-P800U-II两型产品开发,其中SW-P800U-I型动中通主要面向公安、应急保障等民用市场,SW-P800U-II主要瞄准军品市场。

图1 SW-P800U-II型动中通
一、系统组成
动中通主要由射频分系统、伺服分系统和天线控制单元组成,射频分系统和天线转台为外购件,其余部件自主研发,其中BUC(功放)为用户选配件,一般由用户自行配置,不属于本系统研制范畴。射频分系统主要完成射频信号的接收、低噪放大、下变频,以及中频信号的上变频、功率放大和射频信号反射等功能。伺服分系统主要实现天线姿态信息的采集、载体扰动角速率的测量、控制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对卫星进行稳定跟踪。天线控制单元为系统进行供电,同时可以对系统状态进行监控,操作人员通过天线控制单元键盘可以修改卫星参数、对惯导进行标定等。

图2 系统组成
二、工作原理
射频分系统主要由天馈、OMT、双路旋转关节、BUC(用户选配)、LNB、功分器、信标接收机等组成。天馈是射频分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和馈源喇叭三部分组成。接收过程:卫星发射的射频信号经主、副反射面两次反射后,汇聚到馈源处,馈源将射频信号馈送到正交模耦合器(OMT),经LNB 进行低噪声放大和下变频,变为中频信号(950MHz~1450MHz),中频信号进入调制解调器,解调为数字信号,供业务端进行数据处理。发射过程:业务端数字信号进入调制解调器,进行射频调试,转化为中频信号,经过BUC上变频和功率放大处理后,通过馈源辐射,经过天馈副反射面和主反射面反射,向目标卫星辐射。
天线伺服分系统为两轴捷联稳定系统,主要器件包括执行传动器件和敏感传感器件,执行传动器件包括:控制箱和三个直流电机,其中三个直流电机分别控制天线的俯仰、方位和极化角。敏感传感器件主要包括惯导和电机编码器。天线伺服分系统采用三环稳定工作方式,控制箱接收惯导测量的扰动角速率,经过坐标变换,将扰动角速率映射到天线的方位、俯仰和极化角速率,通过控制三个直流电机的转速,补偿扰动角速率,实现速度开环稳定;另一方面,利用惯导测量的天线姿态数据,可实时计算天线的理论指向角,作为天线的预置指向,控制天线的指向,实现位置开环稳定;最后,利用圆锥扫描方式,测量天线的指向误差,控制天线消除误差角,实现信标信号闭环稳定跟踪。
天线控制单元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并为系统供电。

图3系统工作流程
三、主要技术指标
(一)伺服跟踪性能
1. 跟踪方式:自动跟踪、信标跟踪与惯导三环跟踪;
2. 跟踪精度:≤0.2°;
3. 天线初始对星时间:≤3分钟(静态或运动中);
4. 丢失再捕获时间:≤1秒(目标遮挡20分钟内);
(二)跟踪性能:
1. 方位:速度≥100°/s ,加速度≥800°/s2;
2. 俯仰:速度≥100°/s ,加速度≥800°/s2;
3. 极化:速度≥100°/s ,加速度≥800°/s2。
(三)射频性能指标
1. 工作频率范围:发射:14.00~14.50GHz;接收:12.25~12.75GHz;
2. 天线等效口径:≥0.8m;
3. 天线增益:发射:≥38 20lg(f/14.25)dBi;接收:≥37 20lg(f/12.50)dBi;
4. 交叉极化隔离度:≥35dB;
5. 收发端口隔离度:≥85dB;
6. 极化方式:线极化(自动调整);
7. 第一旁瓣:方位≤-14dB;俯仰≤-12dB;
8. 功率容量:≥100W。
(四)环境适应性指标
1. 工作温度:-45℃~ 65℃;
2. 储存温度:-55℃~ 70℃;
3. 工作湿度:0~100% ;
4. 供电:220V(1±15%)。

图4 动中通使用模式
应用范围:
1. 动中通天线安装到车、船、飞机等载体上,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天线可以稳定指向卫星,通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图像、话音、数据连接到指挥中心地面主站,并具有现场指挥、远程移动指挥、视频信息采集、无线摄像视频信息采集、移动电话电台调度、移动视频会议、实时图像切换、智能保护等多项功能,使事件现场情况及时传送到指挥中心,便于指挥员实时掌握现场情况,进行正确决策,具有不受时间、地域、距离的限制、实现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实时双向传输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应急保障、军事远程指挥等领域。
2. 民用领域。
3. 应急保障。为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反恐等各种现场提供图像、话音、传真、数据等多种通信业务服务,提高指挥调度通信能力。
4. 远洋船舶。
5. 远航飞机。
6. 偏远地区、山区、海岛接入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宽带移动通信服务。
7. 军用领域。
8. 提供大跨度、大范围、远距离的机动、灵活的军用移动通信链路,实现部队远程指挥,提升部队远程指挥调度和信息传输能力,广泛用于装甲指挥车、轮式指挥车、舰载指挥系统、机载指挥系统等。
技术优势:
1. 精通伺服稳控技术。自动化所在自动控制领域具有扎实的技术积累,针对动中通特点,团队自主开发了伺服驱动系统,系统响应速度快,在颠簸路面下,能够稳定跟踪卫星。
2. 独有的惯导数据融合算法。惯导能够快速完成初始对准,精确估计零偏传感器零偏,采用卫星信标信号与惯导融合算法,提高惯导航向精度。
3. 先进的稳控方案。惯导系统与伺服稳定系统融合设计,提升系统性能。
4. 天线高增益、低旁瓣,具有优良的电性能。
产品特色:
1. "快"--初始捕获时间短。可在静态、高动态下,快速捕星,寻星时间小于60s。
2. "准"--跟踪精度高。采用速度、位置、信标三级反馈稳定,颠簸路面下,稳定跟踪精度小于0.5dB(0.2°)。
3. "稳"--系统可靠性高、稳定性好。高集成度、高等级防护,满足军民用装备使用要求。
项目所处阶段:
目前,产品完成了研制,开始小批量试制。产品各项指标均经过了严格的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射频性能测试、伺服稳定性能测试、高低温试验、冲击振动试验、跑车试验、寒区试验等。

项目概述: 动中通天线在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载体运动过程中,可实时跟踪同步轨道卫星,通过卫星转发信号,实现不间断的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传输,可满足移动条件下宽带卫星通信的需要,可广泛应用于军用指挥通信、应急通信保障、远洋船舶等领域。
自动化所从2015年底开始开发动中通产品,先后完成了SW-P800U-I和SW-P800U-II两型产品开发,其中SW-P800U-I型动中通主要面向公安、应急保障等民用市场,SW-P800U-II主要瞄准军品市场。

图1 SW-P800U-II型动中通
一、系统组成
动中通主要由射频分系统、伺服分系统和天线控制单元组成,射频分系统和天线转台为外购件,其余部件自主研发,其中BUC(功放)为用户选配件,一般由用户自行配置,不属于本系统研制范畴。射频分系统主要完成射频信号的接收、低噪放大、下变频,以及中频信号的上变频、功率放大和射频信号反射等功能。伺服分系统主要实现天线姿态信息的采集、载体扰动角速率的测量、控制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对卫星进行稳定跟踪。天线控制单元为系统进行供电,同时可以对系统状态进行监控,操作人员通过天线控制单元键盘可以修改卫星参数、对惯导进行标定等。

图2 系统组成
二、工作原理
射频分系统主要由天馈、OMT、双路旋转关节、BUC(用户选配)、LNB、功分器、信标接收机等组成。天馈是射频分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和馈源喇叭三部分组成。接收过程:卫星发射的射频信号经主、副反射面两次反射后,汇聚到馈源处,馈源将射频信号馈送到正交模耦合器(OMT),经LNB 进行低噪声放大和下变频,变为中频信号(950MHz~1450MHz),中频信号进入调制解调器,解调为数字信号,供业务端进行数据处理。发射过程:业务端数字信号进入调制解调器,进行射频调试,转化为中频信号,经过BUC上变频和功率放大处理后,通过馈源辐射,经过天馈副反射面和主反射面反射,向目标卫星辐射。
天线伺服分系统为两轴捷联稳定系统,主要器件包括执行传动器件和敏感传感器件,执行传动器件包括:控制箱和三个直流电机,其中三个直流电机分别控制天线的俯仰、方位和极化角。敏感传感器件主要包括惯导和电机编码器。天线伺服分系统采用三环稳定工作方式,控制箱接收惯导测量的扰动角速率,经过坐标变换,将扰动角速率映射到天线的方位、俯仰和极化角速率,通过控制三个直流电机的转速,补偿扰动角速率,实现速度开环稳定;另一方面,利用惯导测量的天线姿态数据,可实时计算天线的理论指向角,作为天线的预置指向,控制天线的指向,实现位置开环稳定;最后,利用圆锥扫描方式,测量天线的指向误差,控制天线消除误差角,实现信标信号闭环稳定跟踪。
天线控制单元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并为系统供电。

图3系统工作流程
三、主要技术指标
(一)伺服跟踪性能
1. 跟踪方式:自动跟踪、信标跟踪与惯导三环跟踪;
2. 跟踪精度:≤0.2°;
3. 天线初始对星时间:≤3分钟(静态或运动中);
4. 丢失再捕获时间:≤1秒(目标遮挡20分钟内);
(二)跟踪性能:
1. 方位:速度≥100°/s ,加速度≥800°/s2;
2. 俯仰:速度≥100°/s ,加速度≥800°/s2;
3. 极化:速度≥100°/s ,加速度≥800°/s2。
(三)射频性能指标
1. 工作频率范围:发射:14.00~14.50GHz;接收:12.25~12.75GHz;
2. 天线等效口径:≥0.8m;
3. 天线增益:发射:≥38 20lg(f/14.25)dBi;接收:≥37 20lg(f/12.50)dBi;
4. 交叉极化隔离度:≥35dB;
5. 收发端口隔离度:≥85dB;
6. 极化方式:线极化(自动调整);
7. 第一旁瓣:方位≤-14dB;俯仰≤-12dB;
8. 功率容量:≥100W。
(四)环境适应性指标
1. 工作温度:-45℃~ 65℃;
2. 储存温度:-55℃~ 70℃;
3. 工作湿度:0~100% ;
4. 供电:220V(1±15%)。

图4 动中通使用模式
应用范围:
1. 动中通天线安装到车、船、飞机等载体上,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天线可以稳定指向卫星,通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图像、话音、数据连接到指挥中心地面主站,并具有现场指挥、远程移动指挥、视频信息采集、无线摄像视频信息采集、移动电话电台调度、移动视频会议、实时图像切换、智能保护等多项功能,使事件现场情况及时传送到指挥中心,便于指挥员实时掌握现场情况,进行正确决策,具有不受时间、地域、距离的限制、实现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实时双向传输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应急保障、军事远程指挥等领域。
2. 民用领域。
3. 应急保障。为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反恐等各种现场提供图像、话音、传真、数据等多种通信业务服务,提高指挥调度通信能力。
4. 远洋船舶。
5. 远航飞机。
6. 偏远地区、山区、海岛接入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宽带移动通信服务。
7. 军用领域。
8. 提供大跨度、大范围、远距离的机动、灵活的军用移动通信链路,实现部队远程指挥,提升部队远程指挥调度和信息传输能力,广泛用于装甲指挥车、轮式指挥车、舰载指挥系统、机载指挥系统等。
技术优势:
1. 精通伺服稳控技术。自动化所在自动控制领域具有扎实的技术积累,针对动中通特点,团队自主开发了伺服驱动系统,系统响应速度快,在颠簸路面下,能够稳定跟踪卫星。
2. 独有的惯导数据融合算法。惯导能够快速完成初始对准,精确估计零偏传感器零偏,采用卫星信标信号与惯导融合算法,提高惯导航向精度。
3. 先进的稳控方案。惯导系统与伺服稳定系统融合设计,提升系统性能。
4. 天线高增益、低旁瓣,具有优良的电性能。
产品特色:
1. "快"--初始捕获时间短。可在静态、高动态下,快速捕星,寻星时间小于60s。
2. "准"--跟踪精度高。采用速度、位置、信标三级反馈稳定,颠簸路面下,稳定跟踪精度小于0.5dB(0.2°)。
3. "稳"--系统可靠性高、稳定性好。高集成度、高等级防护,满足军民用装备使用要求。
项目所处阶段:
目前,产品完成了研制,开始小批量试制。产品各项指标均经过了严格的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射频性能测试、伺服稳定性能测试、高低温试验、冲击振动试验、跑车试验、寒区试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