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投资分析:
本输液自动呼叫器是安装于输液滴管外面,即滴管置于呼叫器的圆孔内。呼叫器本身是由一钢丝弯成的吊架悬挂于输液瓶口上,其高度可自由上下调节,使用时将呼叫器顶面略低于滴管内液位即可(见图)。本发明是通过监测滴管内药液的液位降低与否来确定盐水瓶内药液是否滴完。药液未滴完,滴管内的液位是稳定在一定高度上的;当药液滴完,滴管内液位开始降低,当此液位低于呼叫器上的设定高度时,呼叫器开始发出声光报警,以通知病人输液结束,医护人员可以应声而至。 对输液室不大的小型医院,仅此报警声就可换来护士处理,对大型医院的门诊输液室和病房,病人多,护理人员忙,也听不见,听见了也无法判断几号位置输液结束。为此本发明的升级型(Ⅱ型)自动呼叫器在发出声光报警的同时,将此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发射到护士服务台(护士站)的接收主机,以通知护士某某号输液完毕。护士知道后,发出回应信号,即按动接收主机上的回应按钮,以关闭接收主机及呼叫器的报警声。如果护士不知道而未发出回应信号,接收主机及呼叫器的报警声会响个不停,这样病人完全不用担心怕护士不知道出现意外。接收主机可同时贮存多个呼叫器发来的信息,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已发出的报警信息。Ⅱ型呼叫器上还设置有手动呼叫按钮,方便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有何事情需要叫医护人员时,可按此按钮通知。此按钮的作用即相当于目前各大医院输液室普遍采用的无线呼叫器和病房的床头开关。服务台接收主机如图示。 现在医院输液的病人和护士最为担心的是怕输液完毕未及时处理造成回血和空气进入体内。本呼叫器的Ⅲ型在呼叫器下部增加了一机械开关,即输液完毕报警后,自动关闭(捏死)输液管,即使输液完毕护士未能及时来处理也不会造成事故,病人可以放心休息。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据查国内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在搞此输液自动报警器或叫自动呼叫器的研发,现还在保护期内的这方面的专利有几十项,而且很多都是在医院工作的人员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研发的。可见希望医院采用输液自动报警装置的不单是病人的普遍要求,医护人员也同样有此要求。然而迄今为止医院为何还未见有此报警器出现呢?据查这些专利的工作原理多半是在瓶子上做文章,有的测液体压力,但多数是测瓶子的重量变化来反映瓶内是否已空,这些原理实现起来很难。因瓶子有多种规格和材质的,而且瓶内的药液重量也不一定,因为在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内要掺入各种不同剂量的药剂,即使能准确报警了,用起来也很麻烦,结构也很复杂,势必会造成仪器体积大、价格贵,医院很难接受。此类技术也就无人感兴趣;也有在瓶子上采用光学原理实现监测,但仅理论上可行,因瓶子的形状、尺寸、材质的透明度不一,要想实现灵敏可靠很不容易;也有的用感测温度变化来检测药液瓶内是否已空,但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和温度的干扰;有的干脆用电极探针直接插到药液里检测,此法技术上可靠,但要消耗一次性耗材。一是要增加病人的负担,二是要获得批准,生产此类接触药液的装置很难。所以至今医院里仍见不到输液自动呼叫器在使用,包括西方国家,如美国等。现在输液已成为医院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前打针就可以的现都进行输液,一是它的疗效好、见效快;二是可为医院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现在各医院输液的病人特别多,护士特忙,不可能靠护士来观察监视各病人的输液情况,因此病人十分渴望有一种在输液完毕时能自动报警的装置出现,尤其是老年人,输液时还要靠家属或儿女请假陪护。本人年龄大,身体多病,因在05年生病住院近两个月,家里无人陪护,病房内晚上各种干扰多,睡不好,快天亮了刚睡着一会,6点钟清洁工准时进病房开灯,打开水,拖地,病人也不能再睡。早餐后八九点钟医生查房后就开始输液,每天最少两瓶,这个时候感到很困,最想睡觉,然而又不敢睡着,还要不断观察瓶内的变化,真是备受煎熬。有此感受的病人太多了,在此期间本人才下决心开发这种输液自动呼叫(报警)器的。开发出的产品要想在医院推广应用,必须是一种十分灵敏可靠,决不能失灵;结构必须简单,使用方便,寿命长,价格低廉才行。经长时间探索,才决定采用光折射原理。经近两年时间的反复试验,于06年试验成功,并在家中用手工做出了样机,经试验,其灵敏度比预想的还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在07年初带着样品去申请了专利。这两年我及家人住院及输液时,都用我自制的样机,用起来很方便,从未出现过失灵或误报现象,也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凡是见到这呼叫器的医护人员都认为很好,希望开发生产尽早用于临床,对病人来说,其受欢迎的程度就更不用说了,南京几家媒体也进行了报道。我认为这种受到医护人员和病人欢迎的产品早晚会在各医院普及使用的。因为现在各地的大医院的门诊输液室和病房都使用了呼叫器,一般门诊使用的为无线呼叫器,即病人发现输液完毕后,按动座位旁的按钮,通过无线发射到主机,主机发出声音的同时,显示呼叫者 的座位号,几秒钟后显示关闭。护士是否看到了,病人不知。所以有时病人还得要喊叫;在病房每个床位有一床头开关,也是病人发现输液完后按床头开关,通过有线传输网络,传到护士站,显示几号床位输液完毕,马上去处理。从此看到,医院是为了方便病人而投入了这笔建设资金的,然而这些都没有解决病人迫切需要输液自动监测报警的问题。如果有一种灵敏可靠,使用方便,体积小,价格低廉的输液报警器出现的话,医院肯定欢迎。 因此本人对此产品在医院推广前景信心十足。 对于现各大医院已经有了上述的人工按钮呼叫系统,如果改用输液自动呼叫器,可和原有人工呼叫系统相结合,自动呼叫器可以不用电池由现有系统供电,体积会更小,重量更轻,不需要钢丝吊架悬挂,可直接紧套在滴管外即可。这样的改造措施在现有的病房特别有意义。如医院大,房型结构复杂些,采用无线呼叫器的话,信号穿过多道墙体或距离远,则将加大呼叫器的发射距离和功率,这样会地增加呼叫器的成本。不如对现有的呼叫系统改造利用更为合适。 本专利市场巨大。现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尤其是加大对城市基层医院和对农村的乡镇医院的投入,早晚也会普及使用输液自动呼叫器的。
效益分析:
△ 开发生产本呼叫器无需购置加工设备,此产品的主要加工件有塑料壳、盖等塑料件,电极弹簧,钢丝吊架等五金件,印刷线路板,这些都可外委托加工,自己仅采购电子元器件进行组装即可。甚至连组装都可以委托一般电子厂进行。 对厂房无特殊要求,租用普通工业厂房、民房都可以。生产无三废排放,不用水。电动用量很少,普通22V电源即可。 生产设备仅是一些工作台、电工工具、检测仪表。生产量很大时可添置组装生产线的传送带,运输设备等。
△ 生产产量确定:刚开始三年内按平均年产20万只呼叫器考虑:
△ 人员:20人,包括管理人员、辅助生产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及技术培训人员看情况而定)。
△ 生产车间:100平米; 办公用房及仓库等:100平米。
△ 生产成本:按南京地区的电子元件、五金加工、注塑件的价格估算: 普通型(Ⅰ型)成本: <18元/只; Ⅱ型呼叫器成本: <40元/只; 接收主机成本: <210元/只;
△销售价格(初步拟定): 名称型号 出厂价(元/只) 到医院价(元/只) 经销商及医院利益空间(元/只) Ⅰ型 80 180 100 Ⅱ型 120 210 90 接收主机 500 1000 500 △利润(税前): 年产20万只,其中Ⅰ型和Ⅱ型各10万只,以每100只Ⅱ型呼叫器配1只接收主机: Ⅰ型年利润: (80-18)×10(万)=620(万元) Ⅱ型年利润: (120-40)×10(万)=800(万元) 接收主机: (500-210)×(10÷100)=29(万元) 总利润: 620+800+29=1449(万元)
△ 投资金额(不包括技术转让费):若投资从零开始50~100万元即可。
△ 本专利合作方式: 1. 本专利对国内外转让; 2. 国内独家许可转让; 3. 合作生产: 以技术入股,所占比例45%,按销量提成. 以上方式具体面议。
厂房条件建议: 对厂房无特殊要求,租用普通工业厂房、民房都可以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