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58565]高效多元素颗粒复混肥生产技术(通用肥、专用肥)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肥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概述:随着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复混肥已成为当今肥料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外在复混肥的生产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早,目前国外对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复混肥生产和应用已日趋普遍,复混肥在化肥工业中的比重逐年增长,五十年未,世界每年消费化肥,按有效养份计,复混肥约占12%。进入八十年代后,世界每年消费化肥,按有效养份计,复混肥所占比例约为50%。目前,欧洲经济共同体十国施用的肥料中,复混肥在化肥中所占比例已达65%以上,委内瑞拉达75%,泰国为70%。印度也达26%。而我国复混肥工业发展较晚,复混肥在化肥工业中所占比例及品种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对复混肥的要求。根据中国国情,化工部历年来把发展复混肥生产作为化肥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化工部提出到2000年,复混肥所占比重要提高到30%。因此在农用化工方面,化工部把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复合(混)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和发展。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复混肥的发展,这主要在于复混肥具有许多优点:(1)含有效养份高,可大大减少运输和包装费用;(2)可以一次施用含有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无须进行多次施肥作业,从而可节省劳动力;(3)复混肥的肥效高,能同时向植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4)可根据土壤特征及不同作物对养份的要求不同灵活地调节复混肥的配料比。在颗粒复混肥中,中国已开发出并应用于生产的,主要有以尿素为基的复混肥系列,以碳铵为基的混肥系列,以氯化铵为基的复混肥系列,以普钙为基的复混肥系列等七个系列70多个品种。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发的多元素颗粒复混肥生产技术,具有复合、混配、溶解、掺混等多功能性,其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工艺先进、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灵活、能耗低、同一流程可生产多种品种、效益显著、基本无三废等特点。产品可根据用户要求生产通用型肥料、烟草专用肥料、西瓜、柑桔、草梅等经济作物的专用肥料。该技术的生产配方据地区土壤不同、作物需要营养特征进行测土施肥,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能力。二、原料要求:可用于生产颗粒复混肥原料范围:尿素、磷铵,硫酸钾、氯化钾、氯化铵、普钙、碳铵、硝铵、沉钙。可据各厂原料来源而定。原料级别:农用级。三、主要设备:造粒机(盘式、挤压式、转鼓式);混合器;转简干燥器;搅拌机。 四、质量标准:达到新的复混肥国家标准GB15063一94:指标:总养分含量:高浓度≥40,中浓度≥30,低浓度二元≥25,低浓度三元≥2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高浓度≥50%,中浓度≥50%,低浓度二元≥40%,≥40%;水分:高浓度≤2.0%,中浓度≤2.5%,低浓度二元≤5.0%,低浓度三元≤5.0%;粒度:球状(1.00-4.75mm):高浓度≥90%,中浓度≥90%,低浓度二元≥80%,低浓度三元≥80%;条状(2.00-5.6Omm):高浓度≥90%,中浓度≥90%,低浓度二元≥80%,低浓度三元≥80%;颗粒平均: 球状(2.00-2.8Omm):高浓度>12N,中浓度> 10N,低浓度二元> 6N,低浓度三元> 6N; 条状(3.35-5.60mm):高浓度>12N,中浓度>10N,低浓度二元>6N,低浓度三元>6N。五、投资效益 主要装置投资与生产的品种有关,且随生产规模各异:生产中低浓度投资范围≥50万元;生产高浓度投资范围≥80万元;以生产2万吨/年低浓度颗粒复混肥规模计,其经济效益分析如下:以氯化铵 、氯化钾、磷铵为原料;设备总投资:80-100万元;生产厂房为400m<'2>。生产成本分析:主要原料:成本消耗构成为700无/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82.55%;动力消耗:成本消耗构成为10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1.18%;设备折旧:成本消耗构成为13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1.53%;辅料费:成本消耗构成为30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3.54%;包装材料费:成本消耗构成为48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5.66%;直接人工费:成本消耗构成为12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1.42%;车间经费:成本消耗构成为10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1.18%;企业管理费:成本消耗构成为25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2.95%。工厂生产成本为848元/吨,按售价950元/吨计,其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900万元,可实现利润20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概述:随着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复混肥已成为当今肥料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外在复混肥的生产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早,目前国外对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复混肥生产和应用已日趋普遍,复混肥在化肥工业中的比重逐年增长,五十年未,世界每年消费化肥,按有效养份计,复混肥约占12%。进入八十年代后,世界每年消费化肥,按有效养份计,复混肥所占比例约为50%。目前,欧洲经济共同体十国施用的肥料中,复混肥在化肥中所占比例已达65%以上,委内瑞拉达75%,泰国为70%。印度也达26%。而我国复混肥工业发展较晚,复混肥在化肥工业中所占比例及品种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对复混肥的要求。根据中国国情,化工部历年来把发展复混肥生产作为化肥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化工部提出到2000年,复混肥所占比重要提高到30%。因此在农用化工方面,化工部把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复合(混)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和发展。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复混肥的发展,这主要在于复混肥具有许多优点:(1)含有效养份高,可大大减少运输和包装费用;(2)可以一次施用含有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无须进行多次施肥作业,从而可节省劳动力;(3)复混肥的肥效高,能同时向植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4)可根据土壤特征及不同作物对养份的要求不同灵活地调节复混肥的配料比。在颗粒复混肥中,中国已开发出并应用于生产的,主要有以尿素为基的复混肥系列,以碳铵为基的混肥系列,以氯化铵为基的复混肥系列,以普钙为基的复混肥系列等七个系列70多个品种。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发的多元素颗粒复混肥生产技术,具有复合、混配、溶解、掺混等多功能性,其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工艺先进、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灵活、能耗低、同一流程可生产多种品种、效益显著、基本无三废等特点。产品可根据用户要求生产通用型肥料、烟草专用肥料、西瓜、柑桔、草梅等经济作物的专用肥料。该技术的生产配方据地区土壤不同、作物需要营养特征进行测土施肥,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能力。二、原料要求:可用于生产颗粒复混肥原料范围:尿素、磷铵,硫酸钾、氯化钾、氯化铵、普钙、碳铵、硝铵、沉钙。可据各厂原料来源而定。原料级别:农用级。三、主要设备:造粒机(盘式、挤压式、转鼓式);混合器;转简干燥器;搅拌机。 四、质量标准:达到新的复混肥国家标准GB15063一94:指标:总养分含量:高浓度≥40,中浓度≥30,低浓度二元≥25,低浓度三元≥2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高浓度≥50%,中浓度≥50%,低浓度二元≥40%,≥40%;水分:高浓度≤2.0%,中浓度≤2.5%,低浓度二元≤5.0%,低浓度三元≤5.0%;粒度:球状(1.00-4.75mm):高浓度≥90%,中浓度≥90%,低浓度二元≥80%,低浓度三元≥80%;条状(2.00-5.6Omm):高浓度≥90%,中浓度≥90%,低浓度二元≥80%,低浓度三元≥80%;颗粒平均: 球状(2.00-2.8Omm):高浓度>12N,中浓度> 10N,低浓度二元> 6N,低浓度三元> 6N; 条状(3.35-5.60mm):高浓度>12N,中浓度>10N,低浓度二元>6N,低浓度三元>6N。五、投资效益 主要装置投资与生产的品种有关,且随生产规模各异:生产中低浓度投资范围≥50万元;生产高浓度投资范围≥80万元;以生产2万吨/年低浓度颗粒复混肥规模计,其经济效益分析如下:以氯化铵 、氯化钾、磷铵为原料;设备总投资:80-100万元;生产厂房为400m<'2>。生产成本分析:主要原料:成本消耗构成为700无/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82.55%;动力消耗:成本消耗构成为10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1.18%;设备折旧:成本消耗构成为13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1.53%;辅料费:成本消耗构成为30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3.54%;包装材料费:成本消耗构成为48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5.66%;直接人工费:成本消耗构成为12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1.42%;车间经费:成本消耗构成为10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1.18%;企业管理费:成本消耗构成为25元/吨,占工厂成本比例为2.95%。工厂生产成本为848元/吨,按售价950元/吨计,其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900万元,可实现利润20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