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4316]铜型无机抗菌剂及其制备技术-一种新的纳米无机抗菌剂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简介:据专家预测,中国抗菌剂在塑料、涂料、陶瓷和纤维等各行业中的需求量,按其总产量的50%用户计算,年需要量为1.3万吨/年。早期使用的抗菌剂主要是有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有很强的抗真菌效果,但是抗细菌效果差,耐热性等稳定性低(使用温度低于300℃),分解产物或挥发产物对人体可能有害。而且,近年来耐药性的病原性细菌的出现,限制了有机抗菌剂的使用。与有机抗菌剂相比,金属离子抗菌剂表现出抗细菌能力强、耐高温、稳定性好、不易产生抗菌性突变、安全性好等特性。其分离温度一般均大于500℃,热稳定性比有机抗菌剂(一般小于300℃)好,这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其应用范围。80年代以来,无机抗菌剂的开发应用是到各国重视,需求量急速增长。但目前已开发的无机抗菌剂主要是以银离子为抗菌物持的载银抗菌剂(如载银沸石、载银玻璃、载银磷酸锆和载银羟基磷灰石等)和光催化型抗菌剂两类。载银抗菌剂尽管抗菌活性很高、安全性好,但在应用中存在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银型抗菌剂和光催化型抗菌剂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铜型抗菌剂。这种新型的纳米材料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把抗菌性离子Cu2+植入到矿物层间结构中,将铜离子具有抗菌性能和天然矿物优良的离子吸附、交换等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一种以天然矿物为载体,以铜离子为抗菌物质的铜型复合抗菌剂。该抗菌剂中Cu元素含量可达0.5-8.5%,经采用微生物学通用的Halo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抗菌测试,24小时后,皆以抗菌样品为中心形成一定宽度的抑菌环,表明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将试样分别在200℃和400℃焙烧3个小时,与焙烧前的样品相比,抗菌效果无明显变化,表明该抗菌剂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类似报道。铜离子尽管在抗细菌性能方面逊于银离子,然而却具有比银离子更好的抗真菌性能,同时与银相比,其成本更低廉,又由于其半径小,电价高,将其载于无机材料基体中,具有比银离子更高的稳定性,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银系抗菌剂的缺点。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新的工业产品。
项目简介:据专家预测,中国抗菌剂在塑料、涂料、陶瓷和纤维等各行业中的需求量,按其总产量的50%用户计算,年需要量为1.3万吨/年。早期使用的抗菌剂主要是有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有很强的抗真菌效果,但是抗细菌效果差,耐热性等稳定性低(使用温度低于300℃),分解产物或挥发产物对人体可能有害。而且,近年来耐药性的病原性细菌的出现,限制了有机抗菌剂的使用。与有机抗菌剂相比,金属离子抗菌剂表现出抗细菌能力强、耐高温、稳定性好、不易产生抗菌性突变、安全性好等特性。其分离温度一般均大于500℃,热稳定性比有机抗菌剂(一般小于300℃)好,这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其应用范围。80年代以来,无机抗菌剂的开发应用是到各国重视,需求量急速增长。但目前已开发的无机抗菌剂主要是以银离子为抗菌物持的载银抗菌剂(如载银沸石、载银玻璃、载银磷酸锆和载银羟基磷灰石等)和光催化型抗菌剂两类。载银抗菌剂尽管抗菌活性很高、安全性好,但在应用中存在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银型抗菌剂和光催化型抗菌剂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铜型抗菌剂。这种新型的纳米材料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把抗菌性离子Cu2+植入到矿物层间结构中,将铜离子具有抗菌性能和天然矿物优良的离子吸附、交换等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一种以天然矿物为载体,以铜离子为抗菌物质的铜型复合抗菌剂。该抗菌剂中Cu元素含量可达0.5-8.5%,经采用微生物学通用的Halo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抗菌测试,24小时后,皆以抗菌样品为中心形成一定宽度的抑菌环,表明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将试样分别在200℃和400℃焙烧3个小时,与焙烧前的样品相比,抗菌效果无明显变化,表明该抗菌剂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类似报道。铜离子尽管在抗细菌性能方面逊于银离子,然而却具有比银离子更好的抗真菌性能,同时与银相比,其成本更低廉,又由于其半径小,电价高,将其载于无机材料基体中,具有比银离子更高的稳定性,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银系抗菌剂的缺点。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新的工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