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62482]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价值与保护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湿地是黄三角极其重要的环境资本,它不仅集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为一体,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改良盐碱等多种生态环境功能。如何管理好三角洲的湿地资源是山东省及东营市、滨州市人民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课题组以为政府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参考为宗旨,依托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GG2206019)、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4E05)、社科规划重点项目(04BJZ38),围绕湿地生态价值与生态补偿、湿地退化与生态修复、湿地健康评价与健康设计等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被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山东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滨州市人民政府、东营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采纳和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效益。项目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EI检索14篇, CSSCI 3篇,出版著作2部,丰富和深化了湿地研究理论。其中《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研究》获山东省首届新闻出版奖。研究内容:①湿地生态价值估算与生态补偿标准制定。在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类和识别的基础上,依据个功能的特点分别运用直接市场法、揭示偏好与替代市场法、模拟市场价值法等对湿地的成陆造地、气候调节等10项生态功能的价值进行了量化计算,为合理制定生态补偿标准奠定了基础。运用环境保护投入费用评价法、生态价值法、成果参数法等计算了了因湿地面积减少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市场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损失量,以此为依据制定了湿地生态补偿的资金分配方案和补偿标准,为政府部门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提供了科学依据;②湿地退化与生态修复研究。选取多期Landsat5 TM和Landsat7 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几何校正、波段组合、图像增强等,识别每种湿地的解译标志。利用Erdas进行自动分类,用Arcmap进行修改、细化与补充,从而得到近20年来湿地的退化趋势。针对退化趋势提出了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③湿地健康评价与健康设计。从湿地生态特征、功能特征及外部环境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隶属评判矩阵。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逐级进行评价,分析了制约湿地系统健康的疾病因子,设计了实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一系列方案。创新点:①首次从理论上制定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的标准,为研究区实施生态补偿提供了科学依据。②运用目前最先进的三次多项式法、易康(eCognition)软件平台等,对多期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图像增强、波段组合、计算机分类等处理,研究了近20年来黄三角湿地的动态变化,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研究了湿地退化的趋势和退化原因,提出了生态修复措施。③提出了通过湿地生态功能价值损失和湿地市场价值损失两种途径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丰富了生态补偿研究的理论。④研究了不同湿地功能、不同湿地类型的生态价值差异,深化了生态价值研究成果。⑤构建了湿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湿地是黄三角极其重要的环境资本,它不仅集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为一体,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改良盐碱等多种生态环境功能。如何管理好三角洲的湿地资源是山东省及东营市、滨州市人民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课题组以为政府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参考为宗旨,依托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GG2206019)、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4E05)、社科规划重点项目(04BJZ38),围绕湿地生态价值与生态补偿、湿地退化与生态修复、湿地健康评价与健康设计等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被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山东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滨州市人民政府、东营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采纳和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效益。项目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EI检索14篇, CSSCI 3篇,出版著作2部,丰富和深化了湿地研究理论。其中《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研究》获山东省首届新闻出版奖。研究内容:①湿地生态价值估算与生态补偿标准制定。在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类和识别的基础上,依据个功能的特点分别运用直接市场法、揭示偏好与替代市场法、模拟市场价值法等对湿地的成陆造地、气候调节等10项生态功能的价值进行了量化计算,为合理制定生态补偿标准奠定了基础。运用环境保护投入费用评价法、生态价值法、成果参数法等计算了了因湿地面积减少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市场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损失量,以此为依据制定了湿地生态补偿的资金分配方案和补偿标准,为政府部门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提供了科学依据;②湿地退化与生态修复研究。选取多期Landsat5 TM和Landsat7 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几何校正、波段组合、图像增强等,识别每种湿地的解译标志。利用Erdas进行自动分类,用Arcmap进行修改、细化与补充,从而得到近20年来湿地的退化趋势。针对退化趋势提出了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③湿地健康评价与健康设计。从湿地生态特征、功能特征及外部环境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隶属评判矩阵。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逐级进行评价,分析了制约湿地系统健康的疾病因子,设计了实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一系列方案。创新点:①首次从理论上制定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的标准,为研究区实施生态补偿提供了科学依据。②运用目前最先进的三次多项式法、易康(eCognition)软件平台等,对多期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图像增强、波段组合、计算机分类等处理,研究了近20年来黄三角湿地的动态变化,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研究了湿地退化的趋势和退化原因,提出了生态修复措施。③提出了通过湿地生态功能价值损失和湿地市场价值损失两种途径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丰富了生态补偿研究的理论。④研究了不同湿地功能、不同湿地类型的生态价值差异,深化了生态价值研究成果。⑤构建了湿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