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46907]奶牛结核病易感基因的分子机理及检测标记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奶牛结核病是牛结核分枝杆菌传染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检出结核阳性牛均采用扑杀方法净化,经济损失极大。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潜伏期长达1-10年,发病前往往已传染了新的个体,因此,对结核潜伏期牛及新生犊牛的检测和风险评估更为重要。以往国内外结核病主要集中于致病菌本身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而结核杆菌感染的牛,仅有约十分之一发展为结核病牛,说明遗传因素可能与结核病的易感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其发病是由多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重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基金的支持下,该项目率先进行牛结核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完成的“奶牛结核病易感基因的分子机理及检测标记”成果,筛选牛结核病易感性相关基因,揭示其在奶牛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
取得成果如下:
1.对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云南奶牛结核的流行情况及分布特征。研究并应用IFN-r检测新技术,在牛结核PPD变态反应普查的基础上,采取血液样品进一步用IFN-r检测技术确诊阳性个体,提高了结核阳性个体确诊的准确性。项目结合云南省畜牧部门对牛结核病的普查工作,明确云南奶牛场结核的检出率大约在0%至12%不等,为其防制净化奠定了科学基础。
2.采集牛结核阳性及阴性样品,建立了牛结核DNA资源库。研究选取荷斯坦奶牛(黑白花奶牛)主要养殖区,大理、邓川、玉溪、昆明等地区经PPD检测及IFN-r检测确诊的牛结核阳性血液样品322份及其同圈舍结核阴性样品336份,共658份样品,提取保存DNA样品,建立了牛结核DNA资源库。
3.国内首次进行奶牛结核病CARD15、SLC11A1、IFN-γ等相关易感基因/抗性基因研究。对CARD15、SLC11A1、IFN-γ等基因研究,共检测到25个SNPs,发现12个位点与结核易感性相关,有5个SNPs可引起氨基酸变异,并发现5种结核保护单倍型,1种结核易感单倍型,6种结核易感相关单倍型。
4.国内首次建立牛结核易感基因PCR-RFLP检测标记。利用筛选到的易感/抵抗基因及单倍型,建立牛结核3个易感基因PCR-RFLP检测标记及分子诊断试剂盒,并扩大检测样品量,在大理、文山等10个奶牛场及养殖合作社的牛群中进行了验证,验证奶牛8634头,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结核抗性牛群的选育提供科学基础。
研究结果在Tuberculosis,Plos One等SCI刊物上发表文章12篇,合计影响因子13.781,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057,通过Web ofSCIence数据库检索,2篇SCI收录论文被引次数为3次,通过CNKI数据录检索,6篇中文论文他引次数23次,总共中英文他引次数26次。
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Genebank提交card15全基因(长30531bp)和NRAMP1全基因(长13543bp)6条,及其它含功能性SNPs(编码区)的重要基因序列11条。
该项目国内率先进行了CARD15、Nramp1、IFN-γ、VDR、BoLA-DRB3、NOS2A、IFNGR1等基因多态性与奶牛结核的相关性研究,系统阐明了多基因SNPs与奶牛结核易感/抵抗的相关性,建立牛结核分子诊断试剂盒,并用于牛群检测验证,为结核抗性牛群的选育及牛结核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奶牛结核病是牛结核分枝杆菌传染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检出结核阳性牛均采用扑杀方法净化,经济损失极大。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潜伏期长达1-10年,发病前往往已传染了新的个体,因此,对结核潜伏期牛及新生犊牛的检测和风险评估更为重要。以往国内外结核病主要集中于致病菌本身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而结核杆菌感染的牛,仅有约十分之一发展为结核病牛,说明遗传因素可能与结核病的易感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其发病是由多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重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基金的支持下,该项目率先进行牛结核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完成的“奶牛结核病易感基因的分子机理及检测标记”成果,筛选牛结核病易感性相关基因,揭示其在奶牛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
取得成果如下:
1.对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云南奶牛结核的流行情况及分布特征。研究并应用IFN-r检测新技术,在牛结核PPD变态反应普查的基础上,采取血液样品进一步用IFN-r检测技术确诊阳性个体,提高了结核阳性个体确诊的准确性。项目结合云南省畜牧部门对牛结核病的普查工作,明确云南奶牛场结核的检出率大约在0%至12%不等,为其防制净化奠定了科学基础。
2.采集牛结核阳性及阴性样品,建立了牛结核DNA资源库。研究选取荷斯坦奶牛(黑白花奶牛)主要养殖区,大理、邓川、玉溪、昆明等地区经PPD检测及IFN-r检测确诊的牛结核阳性血液样品322份及其同圈舍结核阴性样品336份,共658份样品,提取保存DNA样品,建立了牛结核DNA资源库。
3.国内首次进行奶牛结核病CARD15、SLC11A1、IFN-γ等相关易感基因/抗性基因研究。对CARD15、SLC11A1、IFN-γ等基因研究,共检测到25个SNPs,发现12个位点与结核易感性相关,有5个SNPs可引起氨基酸变异,并发现5种结核保护单倍型,1种结核易感单倍型,6种结核易感相关单倍型。
4.国内首次建立牛结核易感基因PCR-RFLP检测标记。利用筛选到的易感/抵抗基因及单倍型,建立牛结核3个易感基因PCR-RFLP检测标记及分子诊断试剂盒,并扩大检测样品量,在大理、文山等10个奶牛场及养殖合作社的牛群中进行了验证,验证奶牛8634头,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结核抗性牛群的选育提供科学基础。
研究结果在Tuberculosis,Plos One等SCI刊物上发表文章12篇,合计影响因子13.781,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057,通过Web ofSCIence数据库检索,2篇SCI收录论文被引次数为3次,通过CNKI数据录检索,6篇中文论文他引次数23次,总共中英文他引次数26次。
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Genebank提交card15全基因(长30531bp)和NRAMP1全基因(长13543bp)6条,及其它含功能性SNPs(编码区)的重要基因序列11条。
该项目国内率先进行了CARD15、Nramp1、IFN-γ、VDR、BoLA-DRB3、NOS2A、IFNGR1等基因多态性与奶牛结核的相关性研究,系统阐明了多基因SNPs与奶牛结核易感/抵抗的相关性,建立牛结核分子诊断试剂盒,并用于牛群检测验证,为结核抗性牛群的选育及牛结核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