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7507]优质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造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发动机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优质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造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针对优质汽油发动机薄壁、高强、高尺寸精度、内腔复杂的特点,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铸造生产设备,通过对缸体的材料成份、组织性能、熔炼工艺和铸造工艺等进行优化设计和选定,使研制后的缸体综合性能显著提高,其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采用废钢增碳技术研制出较高碳当量、微合金化的薄壁高强度合成铸铁缸体;(2)采用冷芯盒工艺制造水套芯(专利申请号ZL201020590400.X,专利申请号ZL201020552968.2),成功解决了冷芯强度不足、热芯发气量大、水套芯芯撑表面粘附涂料等难题(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79415.1);(3)在自主设计的锁芯胎具上定位、组装砂芯,实现了“整体组芯” (专利申请号ZL201020588285.2),有效提高了砂芯组件的精度和生产效率;(3)结合缸体工艺特点设计了机械手专用工装夹具(专利申请号ZL201020588282.9)和缸体加工新型夹具(专利申请号ZL201020553027.0),从而保证产品的功能和精度,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通过科技查新表明,国内外尚未见有关该种新材质缸体的报告。该项目的创新性之一表现在将“高强度-薄壁-高碳当量”综合为一体考虑,从而确定新材质为微合金化合成铸铁,同时采用随流孕育方式,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高碳当量微合金化缸体材料和相应的生产工艺方案,使新材质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创新性之二表现在采用冷芯盒工艺制造水套芯以及自主设计制造了组芯夹具,并解决了水套芯芯撑表面粘附涂料等难题,从工艺角度确保缸体获得优质结构和性能指标。 优质汽车缸体铸件的成功开发对于加快该省高档汽车零部件生产自主化,使该省汽车零部件铸造技术水平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促进该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优质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造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针对优质汽油发动机薄壁、高强、高尺寸精度、内腔复杂的特点,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铸造生产设备,通过对缸体的材料成份、组织性能、熔炼工艺和铸造工艺等进行优化设计和选定,使研制后的缸体综合性能显著提高,其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采用废钢增碳技术研制出较高碳当量、微合金化的薄壁高强度合成铸铁缸体;(2)采用冷芯盒工艺制造水套芯(专利申请号ZL201020590400.X,专利申请号ZL201020552968.2),成功解决了冷芯强度不足、热芯发气量大、水套芯芯撑表面粘附涂料等难题(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79415.1);(3)在自主设计的锁芯胎具上定位、组装砂芯,实现了“整体组芯” (专利申请号ZL201020588285.2),有效提高了砂芯组件的精度和生产效率;(3)结合缸体工艺特点设计了机械手专用工装夹具(专利申请号ZL201020588282.9)和缸体加工新型夹具(专利申请号ZL201020553027.0),从而保证产品的功能和精度,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通过科技查新表明,国内外尚未见有关该种新材质缸体的报告。该项目的创新性之一表现在将“高强度-薄壁-高碳当量”综合为一体考虑,从而确定新材质为微合金化合成铸铁,同时采用随流孕育方式,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高碳当量微合金化缸体材料和相应的生产工艺方案,使新材质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创新性之二表现在采用冷芯盒工艺制造水套芯以及自主设计制造了组芯夹具,并解决了水套芯芯撑表面粘附涂料等难题,从工艺角度确保缸体获得优质结构和性能指标。 优质汽车缸体铸件的成功开发对于加快该省高档汽车零部件生产自主化,使该省汽车零部件铸造技术水平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促进该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