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04515]马铃薯脱毒技术研究与推广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由该院蔬菜研究所完成,199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成果内容:为解决广大中原地区马铃薯病毒型性退化导致的种薯短缺问题,以适于中原春秋二季作地区栽培的品种为材料,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结合病毒检测,获得无毒苗,然后通过茎切段及试管微型薯诱导,繁殖大量基础苗和核心薯,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脱毒小薯(原原种),通过以避蚜传毒为中心的种薯繁育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健康优质种薯。马铃薯脱毒后一般增产30%-50%,亩产可达2000-3000公斤,同时研究成功了马铃薯与粮、棉、果、菜的间作套种配套栽培技术,使粮、棉等大田效益大幅度增加。生产的脱毒种薯有适于中原春秋二季栽培的品种,包括春秋两季栽培及间作套种的鲁马铃薯1号和2号;适于鲜食出口的鲁马铃薯3号和鲁引1号;适于制罐的丰收白等品种。(2)适应范围:马铃薯脱毒技术适于全国推广,繁育的早熟品种的脱毒种薯可在中原二季作地区推广。(3)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该技术已在山东、安徽、河北、河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大面积推广。几年来累计生产脱毒小薯280余万粒,繁殖一、二级原种28318吨,一级种薯60余万吨,推广面积达600万亩,该省栽培面积达250多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10多亿元。该项目的实施使该省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并大量出口创汇。该项成果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山东省政府已将脱毒马铃薯列为“三〇”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继续加快在全省的推广应用。
该项目由该院蔬菜研究所完成,199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成果内容:为解决广大中原地区马铃薯病毒型性退化导致的种薯短缺问题,以适于中原春秋二季作地区栽培的品种为材料,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结合病毒检测,获得无毒苗,然后通过茎切段及试管微型薯诱导,繁殖大量基础苗和核心薯,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脱毒小薯(原原种),通过以避蚜传毒为中心的种薯繁育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健康优质种薯。马铃薯脱毒后一般增产30%-50%,亩产可达2000-3000公斤,同时研究成功了马铃薯与粮、棉、果、菜的间作套种配套栽培技术,使粮、棉等大田效益大幅度增加。生产的脱毒种薯有适于中原春秋二季栽培的品种,包括春秋两季栽培及间作套种的鲁马铃薯1号和2号;适于鲜食出口的鲁马铃薯3号和鲁引1号;适于制罐的丰收白等品种。(2)适应范围:马铃薯脱毒技术适于全国推广,繁育的早熟品种的脱毒种薯可在中原二季作地区推广。(3)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该技术已在山东、安徽、河北、河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大面积推广。几年来累计生产脱毒小薯280余万粒,繁殖一、二级原种28318吨,一级种薯60余万吨,推广面积达600万亩,该省栽培面积达250多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10多亿元。该项目的实施使该省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并大量出口创汇。该项成果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山东省政府已将脱毒马铃薯列为“三〇”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继续加快在全省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