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72048]超级稻新组合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来源与背景:玉林地处广西东南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与生产,且玉林水稻发展历史悠久,一直是该市的传统农业产业,不但播种面积大,而且单产高,居广西第一。因此进行超级稻育种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保障玉林市乃至广西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玉林市农业科学院承担了玉林市科技局下达的“超级稻新组合选育”项目(玉市科攻11042005)。根据水稻遗传育种的原理,课题组采用有性杂交、系统选育、杂交配组等育种方法,历经多年多代的选育,育成了完标超高产水稻新组合“特优269”,2016年7月28日通过玉林市科技局组织的项目结题验收。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项目根据作物遗传变异规律,遵循水稻育种技术原理,通过亲本选择→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品质和抗性鉴定→恢复力测定→组合筛选→参加广西筛选试验→区试和生产试验及试验示范→品种审定。项目育成的完标组合特优269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桂南早造种植,全生育期132天,株型适中,茎秆特粗壮,剑叶厚卷内直,后期青枝腊秆,熟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1万,株高122.2厘米,穗长22.9厘米,每穗总粒数150.9粒,结实率78.8%,千粒重26.6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4%,整精米率64.3%,长宽比2.2,垩白米率96%,垩白度24.5%,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0%。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发病率7-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7级。2009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7.2公斤,比特优63增产4.01%;2010年复试,六个试点平均亩产506.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99%(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26.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50%,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0千克。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杂交亲本选择的创新。特优269恢复系“玉269”是利用从国际水稻所引进的恢复力强IR661恢复系作母本与从湖南引进的高产型“工程稻”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双亲具有地理远缘、遗传差异大、抗逆性强、恢恢结合的良好遗传基础。测配出的新组合“特优269”表现群体株型适中,茎秆特粗壮,剑叶厚卷内直,后期青枝腊秆,熟色好,抗逆性强。产量达超级稻标准。2013年7月8日玉林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新桥村的特优269百亩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干谷725.6公斤,比对照增产10%以上;2014年7月8日,国家农业部组织广西区内外科研、推广等有关专家对位于玉林市北流民安镇才旺村的杂交水稻特优269百亩连片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验收按国家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测产验收办法》进行,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27.1公斤,超过了双季稻区超级稻720公斤/亩的产量标准。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选育出的新组合“特优269”已进行百亩连片试验示范,正在摸索配套的高产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该组合适宜在华南双季稻区作早造种植。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新组合特优269正在广西的桂南及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区推广种植,今后将加大对新组合特优269的宣传及推广力度。
课题来源与背景:玉林地处广西东南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与生产,且玉林水稻发展历史悠久,一直是该市的传统农业产业,不但播种面积大,而且单产高,居广西第一。因此进行超级稻育种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保障玉林市乃至广西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玉林市农业科学院承担了玉林市科技局下达的“超级稻新组合选育”项目(玉市科攻11042005)。根据水稻遗传育种的原理,课题组采用有性杂交、系统选育、杂交配组等育种方法,历经多年多代的选育,育成了完标超高产水稻新组合“特优269”,2016年7月28日通过玉林市科技局组织的项目结题验收。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项目根据作物遗传变异规律,遵循水稻育种技术原理,通过亲本选择→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品质和抗性鉴定→恢复力测定→组合筛选→参加广西筛选试验→区试和生产试验及试验示范→品种审定。项目育成的完标组合特优269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桂南早造种植,全生育期132天,株型适中,茎秆特粗壮,剑叶厚卷内直,后期青枝腊秆,熟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1万,株高122.2厘米,穗长22.9厘米,每穗总粒数150.9粒,结实率78.8%,千粒重26.6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4%,整精米率64.3%,长宽比2.2,垩白米率96%,垩白度24.5%,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0%。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发病率7-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7级。2009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7.2公斤,比特优63增产4.01%;2010年复试,六个试点平均亩产506.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99%(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26.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50%,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0千克。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杂交亲本选择的创新。特优269恢复系“玉269”是利用从国际水稻所引进的恢复力强IR661恢复系作母本与从湖南引进的高产型“工程稻”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双亲具有地理远缘、遗传差异大、抗逆性强、恢恢结合的良好遗传基础。测配出的新组合“特优269”表现群体株型适中,茎秆特粗壮,剑叶厚卷内直,后期青枝腊秆,熟色好,抗逆性强。产量达超级稻标准。2013年7月8日玉林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新桥村的特优269百亩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干谷725.6公斤,比对照增产10%以上;2014年7月8日,国家农业部组织广西区内外科研、推广等有关专家对位于玉林市北流民安镇才旺村的杂交水稻特优269百亩连片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验收按国家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测产验收办法》进行,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27.1公斤,超过了双季稻区超级稻720公斤/亩的产量标准。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选育出的新组合“特优269”已进行百亩连片试验示范,正在摸索配套的高产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该组合适宜在华南双季稻区作早造种植。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新组合特优269正在广西的桂南及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区推广种植,今后将加大对新组合特优269的宣传及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