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52650]玉米新品种-农大108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农大108由中国农业大学于1991年育成,1997年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现已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新品种进行推广。在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穗长20厘米,穗粒行数16-18行,行粒数40粒,千粒重300克,出籽率85%,粒型半马齿,质地半硬。叶宽直,色浓,穗位以下叶片平展,穗位以上叶片上冲。根系发达,茎杆韧,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耐旱、耐贫瘠能力。对大、小叶斑病、黑穗病、褐斑病、青枯等多种病害都具有较强的抗性,活秧成熟,保绿性好。载增技术要点:农大108适应性较强,一般管理水平也可达到较高的产量,高肥水条件下载增,增产潜力更大。该品种果穗较大,不宜过芳密植。春播一般3000-3500株/亩,套种、夏播3500-4000株/亩。肥水条件好则可适当增加密度。推广应用情况:1994年全国11个省、市、6自治区23个试点(包括春播、夏播)平均亩产581.30公斤,比对照增产27.0%,其中吉林省农科院新品种展示田亩产688公斤,比对照丹玉13增产245.6%,居第一位。河北省遵化、安国、石家庄三个点夏播平均库产588.4公斤,比对照掖单2号增产25.6%,居第一位。天津市蓟县、宝坻、静海、武清四个点平均亩产533.8公斤,比沈单7号增产14.5%,居第一位。1995年全国15省、市、自治区65个点平均亩产550.2公斤,比对照沈单7号平均增产31.5%,比掖单13增产59.69%,比丹玉13增产37.7%,比农大60增产23.3%,比中单2号增产29。87%。
农大108由中国农业大学于1991年育成,1997年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现已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新品种进行推广。在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穗长20厘米,穗粒行数16-18行,行粒数40粒,千粒重300克,出籽率85%,粒型半马齿,质地半硬。叶宽直,色浓,穗位以下叶片平展,穗位以上叶片上冲。根系发达,茎杆韧,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耐旱、耐贫瘠能力。对大、小叶斑病、黑穗病、褐斑病、青枯等多种病害都具有较强的抗性,活秧成熟,保绿性好。载增技术要点:农大108适应性较强,一般管理水平也可达到较高的产量,高肥水条件下载增,增产潜力更大。该品种果穗较大,不宜过芳密植。春播一般3000-3500株/亩,套种、夏播3500-4000株/亩。肥水条件好则可适当增加密度。推广应用情况:1994年全国11个省、市、6自治区23个试点(包括春播、夏播)平均亩产581.30公斤,比对照增产27.0%,其中吉林省农科院新品种展示田亩产688公斤,比对照丹玉13增产245.6%,居第一位。河北省遵化、安国、石家庄三个点夏播平均库产588.4公斤,比对照掖单2号增产25.6%,居第一位。天津市蓟县、宝坻、静海、武清四个点平均亩产533.8公斤,比沈单7号增产14.5%,居第一位。1995年全国15省、市、自治区65个点平均亩产550.2公斤,比对照沈单7号平均增产31.5%,比掖单13增产59.69%,比丹玉13增产37.7%,比农大60增产23.3%,比中单2号增产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