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33178]低GI杂粮重组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粗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项目研究的意义及背景:据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位居全球之首。引发糖尿病的因素众多,膳食结构不合理为其主要因素之一。“食疗”具有无副作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利用主食进行营养干预,开发适合糖尿病人以及糖尿病高危人群食用的主食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杂粮因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等成分,使其GI(血糖生成指数)值较低,GI值低于55的被称为低GI食品。中国杂粮品种丰富,年产量超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0%。然而由于杂粮的适口性差,导致其大众接受度低,消费量远不及精米精面。开发杂粮主食产品,可有效推动杂粮主食化工程实施,带动农民增收。为此,该项目利用体外GI值预测模型,在对五谷杂粮营养特性分析和功能成分科学组配的基础上,通过气流微膨化、生物酶解与修饰、挤压重组等加工技术,开发益于人类健康的低GI杂粮主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效益。
(二)主要技术内容:
1、主要技术内容:(1)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富含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的杂粮为辅料,采用体外血糖指数预测模型、高血糖大鼠动物模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实验,实现科学复配,开发出血糖生成指数较低(GI≤55)的新型杂粮重组米,为进一步开发杂粮碗粥、面条奠定基础。(2)通过气流微膨化与生物酶法联用,对杂粮重组米原料的质构及生物大分子进行物理和生物改性与修饰,改善杂粮的营养和加工特性。(3)通过超微粉碎、挤压成型等杂粮重组米关键加工技术,促进淀粉质和脂类物质及膳食纤维发生构效重组,使其形成淀粉脂、纤维脂等复合物,提升产品品质。
2、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1)构建低GI杂粮重组米营养构效模型;(2)淀粉质、脂类物质及纤维等构效重组技术;(3)气流微膨化与生物酶解方法联用技术,改善杂粮的营养和加工特性。
3、关键技术指标:(1)杂粮重组米、粥GI值≤55.0。(2)水分≤13%,碳水化合物含量55~60%,蛋白质含量5.8~6.8%。(3)菌落总数(cfu/g)≤1000,大肠菌群(MPN/100g)≤30,且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三)成果价值和应用情况:
1、取得的知识产权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2、推广应用情况:该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整体技术应用以来,建立了年产1万吨杂粮重组米生产线和年产2万吨杂粮碗粥生产线各1条,累计获得销售收入148292.02万元,新增利润8417.14万元,新增税收9727.81万元;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推动中国杂粮主食化工程,促进就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研究的意义及背景:据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位居全球之首。引发糖尿病的因素众多,膳食结构不合理为其主要因素之一。“食疗”具有无副作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利用主食进行营养干预,开发适合糖尿病人以及糖尿病高危人群食用的主食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杂粮因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等成分,使其GI(血糖生成指数)值较低,GI值低于55的被称为低GI食品。中国杂粮品种丰富,年产量超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0%。然而由于杂粮的适口性差,导致其大众接受度低,消费量远不及精米精面。开发杂粮主食产品,可有效推动杂粮主食化工程实施,带动农民增收。为此,该项目利用体外GI值预测模型,在对五谷杂粮营养特性分析和功能成分科学组配的基础上,通过气流微膨化、生物酶解与修饰、挤压重组等加工技术,开发益于人类健康的低GI杂粮主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效益。
(二)主要技术内容:
1、主要技术内容:(1)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富含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的杂粮为辅料,采用体外血糖指数预测模型、高血糖大鼠动物模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实验,实现科学复配,开发出血糖生成指数较低(GI≤55)的新型杂粮重组米,为进一步开发杂粮碗粥、面条奠定基础。(2)通过气流微膨化与生物酶法联用,对杂粮重组米原料的质构及生物大分子进行物理和生物改性与修饰,改善杂粮的营养和加工特性。(3)通过超微粉碎、挤压成型等杂粮重组米关键加工技术,促进淀粉质和脂类物质及膳食纤维发生构效重组,使其形成淀粉脂、纤维脂等复合物,提升产品品质。
2、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1)构建低GI杂粮重组米营养构效模型;(2)淀粉质、脂类物质及纤维等构效重组技术;(3)气流微膨化与生物酶解方法联用技术,改善杂粮的营养和加工特性。
3、关键技术指标:(1)杂粮重组米、粥GI值≤55.0。(2)水分≤13%,碳水化合物含量55~60%,蛋白质含量5.8~6.8%。(3)菌落总数(cfu/g)≤1000,大肠菌群(MPN/100g)≤30,且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三)成果价值和应用情况:
1、取得的知识产权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2、推广应用情况:该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整体技术应用以来,建立了年产1万吨杂粮重组米生产线和年产2万吨杂粮碗粥生产线各1条,累计获得销售收入148292.02万元,新增利润8417.14万元,新增税收9727.81万元;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推动中国杂粮主食化工程,促进就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