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该技术在长期从事淀粉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基础上,以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对淀粉进行酸解、氧化、接枝共聚的多重复合改性,结合乳液聚合和种子聚合工艺,采用复合单体和交联剂改性淀粉引入高性能的活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降温后依次添加优选的稀释剂、增塑剂、稳定剂和纳米材料等助剂,最终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淀粉基木材胶粘剂.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现有市场上中高档白乳胶的水平,而成本远低于白乳胶,能较好地应用于装饰木材、木器加工、人造板等的粘接.该技术通过创新性的引入高分子聚合理论体系,采用复合单体接枝共聚和交联改性手段,解决了由于淀粉固有缺陷所带来的粘接强度低、耐湿性差、干燥速度慢、储藏稳定性差等问题;对淀粉进行多元复合改性,显著提高了淀粉所占比例和产品总固形物含量;优选稳定剂、纳米材料等关键助剂的品种和添加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胶粘剂产品的性能指标;建立乳液聚合反应体系,完善了胶粘剂生产的产业化放大和产品稳定性控制技术.利用该技术开发的环保型木材胶粘剂各项性能指标经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均达到或优于HG/T2727-2010《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木材胶粘剂》的要求;主要性能指标压缩剪切干强度和湿强度达11MPa和4MPa;制备过程中无甲醛或甲醛源物质添加,产品经分析检测无游离甲醛存在,其粘接的木材制品无有害气体释放,可达到国际上的E0级水平;淀粉用量可达固形物含量的50%以上,较共混方式制备的淀粉基胶粘剂中10%以下的淀粉添加比例有显著提升.在该技术研究和所建立体系的基础上,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形成了涵盖淀粉预处理、高分子聚合改性、助剂添加、乳液聚合体系和应用技术的专利群,发表SCI论文8篇、CSCD论文13篇.
该技术在长期从事淀粉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基础上,以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对淀粉进行酸解、氧化、接枝共聚的多重复合改性,结合乳液聚合和种子聚合工艺,采用复合单体和交联剂改性淀粉引入高性能的活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降温后依次添加优选的稀释剂、增塑剂、稳定剂和纳米材料等助剂,最终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淀粉基木材胶粘剂.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现有市场上中高档白乳胶的水平,而成本远低于白乳胶,能较好地应用于装饰木材、木器加工、人造板等的粘接.该技术通过创新性的引入高分子聚合理论体系,采用复合单体接枝共聚和交联改性手段,解决了由于淀粉固有缺陷所带来的粘接强度低、耐湿性差、干燥速度慢、储藏稳定性差等问题;对淀粉进行多元复合改性,显著提高了淀粉所占比例和产品总固形物含量;优选稳定剂、纳米材料等关键助剂的品种和添加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胶粘剂产品的性能指标;建立乳液聚合反应体系,完善了胶粘剂生产的产业化放大和产品稳定性控制技术.利用该技术开发的环保型木材胶粘剂各项性能指标经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均达到或优于HG/T2727-2010《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木材胶粘剂》的要求;主要性能指标压缩剪切干强度和湿强度达11MPa和4MPa;制备过程中无甲醛或甲醛源物质添加,产品经分析检测无游离甲醛存在,其粘接的木材制品无有害气体释放,可达到国际上的E0级水平;淀粉用量可达固形物含量的50%以上,较共混方式制备的淀粉基胶粘剂中10%以下的淀粉添加比例有显著提升.在该技术研究和所建立体系的基础上,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形成了涵盖淀粉预处理、高分子聚合改性、助剂添加、乳液聚合体系和应用技术的专利群,发表SCI论文8篇、CSCD论文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