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690767]养殖大黄鱼品质改良育种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为了解决养殖大黄鱼品质不佳、养殖效益下降等问题,该课题采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展了大黄鱼改良育种等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以浙江舟山岱衢洋采捕的岱衢族野生F1代大黄鱼为亲本,经5年连续两代的群体选择,培育出“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该选育系鱼苗自2003年4月至2005年6月的试验养殖(面积666m<'2>),其存活率比“未经选育对照组”(养殖面积526m<'2>)提高22.6%、平均体重提高22.2%。2004年5月,东海渔政分局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专家考察了课题组与协作育苗场培育的“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鱼种后采纳为增殖放流鱼种。2004年放流250万尾,2005年放流370万尾。养殖户眼见为实,强烈要求养殖该选育系。宁波象山港海区、舟山佛渡海区和台州大陈海区至少有620网箱养殖课题组提供的“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鱼苗,增加养殖效益20%。岱衢族(♀)与闽粤东族大黄鱼(♂)杂交系:采用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冻存精子与岱衢族大黄鱼卵进行人工授精杂交,以及上述两地理种群亲本自然交配方法,以岱衢族野生大黄鱼子一代(♀)与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子代(♂)进行杂交培育,2003年3月培育出第一代“正交系”鱼苗2.76万尾,经试验养殖与群体选育,对“正交系”不同发育阶段(鱼苗、鱼种、成鱼等)进行选择,选择率分别为10%-20%、50%-60%和70%-80%,筛选出具有原两个种群具有的养殖优良性状的健康个体,作为亲鱼再培育;2005年3月用第一代“正交系”亲鱼培育出杂交子一代6.31万尾。试验养殖实践表明:岱衢族大黄鱼(♀)与闽粤东族大黄鱼(♂)“正交系”,具有原来两个亲本的性状,抗逆性比较强,如耐低温和耐高温能力分别比闽粤东族大黄鱼和比岱衢族大黄鱼强,存活率比闽粤东族大黄鱼提高21%左右。该成果已在浙江宁波象山港有关企业和养殖户试养,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闽粤东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以福建宁德官井洋野生大黄鱼为起始亲本,经连续两代的群体选择,培育出一个生长较快、产量较高的选育系。2003至2005年分别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和霞浦县岱歧头海区进行小试和中试养殖,生长率和存活率都比对照组高,按同样养殖面积同样投苗量计算,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倍和40%以上。已经选育出第三代,预计产量可进一步提高。该选育系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将可以在不增加养殖面积和投苗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并减少使用防病药物,提高大黄鱼养殖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雌核发育系:从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中挑选优良雌鱼连续两代诱导雌核发育,培育出1个生长较快、纯合度高的品系。2003年4月以该系G1(母本)为亲本,与从普通养殖群体中挑选出的雄鱼交配培育出的子一代,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海区小规模试养中(5口20m<'2>网箱),存活率和产量是对照组的2倍以上;该系(G2)本身生长率和鱼种养殖成活率也显著较高(高于对照组和野生选育系)。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分析的结果,其遗传纯合度显著高于普通养殖群体。因此,该系可用于作为利用杂合体优势的杂交亲本,用于经济杂交,也可用于进一步选育的亲本材料;同时也可用于构建纯系等遗传学研究与实践。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8篇、国外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5名、硕士11名;成果创产值493万元。
为了解决养殖大黄鱼品质不佳、养殖效益下降等问题,该课题采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展了大黄鱼改良育种等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以浙江舟山岱衢洋采捕的岱衢族野生F1代大黄鱼为亲本,经5年连续两代的群体选择,培育出“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该选育系鱼苗自2003年4月至2005年6月的试验养殖(面积666m<'2>),其存活率比“未经选育对照组”(养殖面积526m<'2>)提高22.6%、平均体重提高22.2%。2004年5月,东海渔政分局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专家考察了课题组与协作育苗场培育的“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鱼种后采纳为增殖放流鱼种。2004年放流250万尾,2005年放流370万尾。养殖户眼见为实,强烈要求养殖该选育系。宁波象山港海区、舟山佛渡海区和台州大陈海区至少有620网箱养殖课题组提供的“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鱼苗,增加养殖效益20%。岱衢族(♀)与闽粤东族大黄鱼(♂)杂交系:采用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冻存精子与岱衢族大黄鱼卵进行人工授精杂交,以及上述两地理种群亲本自然交配方法,以岱衢族野生大黄鱼子一代(♀)与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子代(♂)进行杂交培育,2003年3月培育出第一代“正交系”鱼苗2.76万尾,经试验养殖与群体选育,对“正交系”不同发育阶段(鱼苗、鱼种、成鱼等)进行选择,选择率分别为10%-20%、50%-60%和70%-80%,筛选出具有原两个种群具有的养殖优良性状的健康个体,作为亲鱼再培育;2005年3月用第一代“正交系”亲鱼培育出杂交子一代6.31万尾。试验养殖实践表明:岱衢族大黄鱼(♀)与闽粤东族大黄鱼(♂)“正交系”,具有原来两个亲本的性状,抗逆性比较强,如耐低温和耐高温能力分别比闽粤东族大黄鱼和比岱衢族大黄鱼强,存活率比闽粤东族大黄鱼提高21%左右。该成果已在浙江宁波象山港有关企业和养殖户试养,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闽粤东族野生大黄鱼选育系:以福建宁德官井洋野生大黄鱼为起始亲本,经连续两代的群体选择,培育出一个生长较快、产量较高的选育系。2003至2005年分别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和霞浦县岱歧头海区进行小试和中试养殖,生长率和存活率都比对照组高,按同样养殖面积同样投苗量计算,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倍和40%以上。已经选育出第三代,预计产量可进一步提高。该选育系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将可以在不增加养殖面积和投苗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并减少使用防病药物,提高大黄鱼养殖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雌核发育系:从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中挑选优良雌鱼连续两代诱导雌核发育,培育出1个生长较快、纯合度高的品系。2003年4月以该系G1(母本)为亲本,与从普通养殖群体中挑选出的雄鱼交配培育出的子一代,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海区小规模试养中(5口20m<'2>网箱),存活率和产量是对照组的2倍以上;该系(G2)本身生长率和鱼种养殖成活率也显著较高(高于对照组和野生选育系)。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分析的结果,其遗传纯合度显著高于普通养殖群体。因此,该系可用于作为利用杂合体优势的杂交亲本,用于经济杂交,也可用于进一步选育的亲本材料;同时也可用于构建纯系等遗传学研究与实践。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8篇、国外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5名、硕士11名;成果创产值493万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5001458号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