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8599]一步法合成烷基糖苷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专用化学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烷基糖苷(简称APG),是一种性能较全面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良好的生态安全性和相溶性,是国际公认的首选“绿色”功能性表面活性剂,正在逐步替代现有石油基表面活性剂成为主流表面活性剂。传统的APG生产采用醇交换法,合成路线长、成本高,产品质量差。在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与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等支持下,该项目成功实现了一步法合成烷基糖苷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提升糖苷类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的行业技术水平、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表面活性剂工业化生产核心技术有重大推动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主要科技内容:该项目的创新点为:(1)通过新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开发,成功实施了醇糖一步法相转移催化半缩醛反应技术,实现了葡萄糖的高效转化,转化率达到99.5%以上的同时,产品性能超过德国汉高公司同类产品。(授权专利 ZL200810168290.5:一种烷基糖苷的制备方法;进入实审专利6项,申请号为:201110130401.5;201110130402.X;201110130387.9;201110130408.7;201110130391.5;201110130404.9)。(2)自主研发了连续高效外循环静态混合釜式搅拌技术,解决了半缩醛反应过程中固-液快速混合及强化传质速率关键问题,提高了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确保了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3)设计开发携带共沸蒸馏技术,成功实现了高沸点有机物的共沸蒸馏技术,降低了蒸馏温度和体系粘度,实现了产品醇含量达到1%以下,产品水溶性好,性能超过汉高同类产品水平,生产过程能耗大幅度降低。(专利 ZL200610047270.3:聚醚糖苷大分子化合物及制备方法)。(4)开发了新型复合温和缚酸剂,使反应条件温和,防止了氧化反应的发生,确保了产品颜色纯净;使操作过程简便易控,同时也简化了后处理过程,从而提高了产品品质。依托上述技术创新和新过程开发,大幅度降低了APG生产过程的能耗,节约了原辅材料;生产过程基本无废气、废固产生,废水量降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最低值,仅为每吨产品≤50kg,经生化处理即可达标排放,过程基本无污染和三废产生,使烷基糖苷的生产实现了“绿色”。技术指标:色泽(异丙醇水溶液)(Hazen)≤50;固形物含量(%)≥50;pH(10%水溶液)6.0-12.5;游离脂肪醇含量(%)≤1.0;无机盐含量(%)≤4.0;低碳烷基苷含量(%)≤0.5。经济效益:该项目2012年新增销售收入7225.2万元,新增利润924.1万元、上缴税金272.2万元;2013年新增销售收入12907.7万元,新增利润1447.4万元,上缴税金496.24万元。应用推广:由于该项目符合国家表面活性剂清洁合成和使用的发展方向,因此得到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推广,包括:(1)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2012.5)。(2)第十五批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引导项目(2010),于2013年12月14日通过省科技厅验收。(3)2012年6月通过扬州市科技局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和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该项目产品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和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江苏省优秀新产品金奖(2012)。(5)被评为2012年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6)该项目被扬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扬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见附件十一中各项证明材料)。
烷基糖苷(简称APG),是一种性能较全面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良好的生态安全性和相溶性,是国际公认的首选“绿色”功能性表面活性剂,正在逐步替代现有石油基表面活性剂成为主流表面活性剂。传统的APG生产采用醇交换法,合成路线长、成本高,产品质量差。在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与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等支持下,该项目成功实现了一步法合成烷基糖苷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提升糖苷类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的行业技术水平、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表面活性剂工业化生产核心技术有重大推动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主要科技内容:该项目的创新点为:(1)通过新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开发,成功实施了醇糖一步法相转移催化半缩醛反应技术,实现了葡萄糖的高效转化,转化率达到99.5%以上的同时,产品性能超过德国汉高公司同类产品。(授权专利 ZL200810168290.5:一种烷基糖苷的制备方法;进入实审专利6项,申请号为:201110130401.5;201110130402.X;201110130387.9;201110130408.7;201110130391.5;201110130404.9)。(2)自主研发了连续高效外循环静态混合釜式搅拌技术,解决了半缩醛反应过程中固-液快速混合及强化传质速率关键问题,提高了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确保了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3)设计开发携带共沸蒸馏技术,成功实现了高沸点有机物的共沸蒸馏技术,降低了蒸馏温度和体系粘度,实现了产品醇含量达到1%以下,产品水溶性好,性能超过汉高同类产品水平,生产过程能耗大幅度降低。(专利 ZL200610047270.3:聚醚糖苷大分子化合物及制备方法)。(4)开发了新型复合温和缚酸剂,使反应条件温和,防止了氧化反应的发生,确保了产品颜色纯净;使操作过程简便易控,同时也简化了后处理过程,从而提高了产品品质。依托上述技术创新和新过程开发,大幅度降低了APG生产过程的能耗,节约了原辅材料;生产过程基本无废气、废固产生,废水量降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最低值,仅为每吨产品≤50kg,经生化处理即可达标排放,过程基本无污染和三废产生,使烷基糖苷的生产实现了“绿色”。技术指标:色泽(异丙醇水溶液)(Hazen)≤50;固形物含量(%)≥50;pH(10%水溶液)6.0-12.5;游离脂肪醇含量(%)≤1.0;无机盐含量(%)≤4.0;低碳烷基苷含量(%)≤0.5。经济效益:该项目2012年新增销售收入7225.2万元,新增利润924.1万元、上缴税金272.2万元;2013年新增销售收入12907.7万元,新增利润1447.4万元,上缴税金496.24万元。应用推广:由于该项目符合国家表面活性剂清洁合成和使用的发展方向,因此得到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推广,包括:(1)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2012.5)。(2)第十五批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引导项目(2010),于2013年12月14日通过省科技厅验收。(3)2012年6月通过扬州市科技局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和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该项目产品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和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江苏省优秀新产品金奖(2012)。(5)被评为2012年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6)该项目被扬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扬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见附件十一中各项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