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1373]玉米优质、早熟、耐旱南6047自交系选育及其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立项背景:
1.广西玉米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匮乏,血缘关系较近,育成的杂交种优势不强,产量没有新突破,品种稳定性差,抗病性、适应性不强;
2.育种技术创新能力低,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在育种上只注重杂交种的选育,不注重自交系的选育,尤其是不重视选系基础材料的选择;
3.广西气候、生态条件复杂,易发生春寒、春旱、秋旱、涝、风等自然灾害,危害玉米的病虫害多而严重,常造成玉米大量减产。
技术路线:种植引进或原有资源观察→筛选鉴定评价强优材料确定→有目的地组配供选育用的杂交组合→回交→隔离区自由授粉合成育种基础群→连续多代自交纯合形成新的种质资源→对目标种质进行配合力、抗病性、抗旱性鉴定→品质分析→杂交种选育→试验、示范推广。
项目育成南6047、南9229、南627、南6017、南6036等5个玉米自交系。其中南6047较突出,其生育期:在南宁春播生育期101天,秋播78天;自身产量:2001年在天等繁殖南6047共26亩平均亩产315.2公斤;抗病性鉴定:经广西玉米所植保室鉴定:大斑病1级、小斑病0.5级、纹枯病发病指数为2.0﹪。丝黑穗病1.0﹪,青枯病1.0﹪,绣病1.0﹪;品质分析: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容重:754g/L,粗蛋白10.81﹪,粗脂肪5.43﹪,粗淀粉69.56﹪,赖氨酸0.29﹪。
项目育成南校13号、南校14号、南校15号三个玉米新品种,其中南校15号2000年通过广西品审,1997~2007年累计种植面积153.0万亩。
项目在基础材料选择和育种方法上较独特,在广西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尚属创新的手段。
立项背景:
1.广西玉米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匮乏,血缘关系较近,育成的杂交种优势不强,产量没有新突破,品种稳定性差,抗病性、适应性不强;
2.育种技术创新能力低,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在育种上只注重杂交种的选育,不注重自交系的选育,尤其是不重视选系基础材料的选择;
3.广西气候、生态条件复杂,易发生春寒、春旱、秋旱、涝、风等自然灾害,危害玉米的病虫害多而严重,常造成玉米大量减产。
技术路线:种植引进或原有资源观察→筛选鉴定评价强优材料确定→有目的地组配供选育用的杂交组合→回交→隔离区自由授粉合成育种基础群→连续多代自交纯合形成新的种质资源→对目标种质进行配合力、抗病性、抗旱性鉴定→品质分析→杂交种选育→试验、示范推广。
项目育成南6047、南9229、南627、南6017、南6036等5个玉米自交系。其中南6047较突出,其生育期:在南宁春播生育期101天,秋播78天;自身产量:2001年在天等繁殖南6047共26亩平均亩产315.2公斤;抗病性鉴定:经广西玉米所植保室鉴定:大斑病1级、小斑病0.5级、纹枯病发病指数为2.0﹪。丝黑穗病1.0﹪,青枯病1.0﹪,绣病1.0﹪;品质分析: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容重:754g/L,粗蛋白10.81﹪,粗脂肪5.43﹪,粗淀粉69.56﹪,赖氨酸0.29﹪。
项目育成南校13号、南校14号、南校15号三个玉米新品种,其中南校15号2000年通过广西品审,1997~2007年累计种植面积153.0万亩。
项目在基础材料选择和育种方法上较独特,在广西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尚属创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