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677562]电动汽车智能充电与优化运营关键技术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汽车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诸多技术瓶颈问题在日益爆发的市场环境里逐步凸显。据统计,2017年电动汽车日均故障达1次以上,其中电池故障占17.5%,充电设施利用率不到15%,无序充电负荷导致配网难以承受,如何提高充电运营效率,实现智能充电与优化运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项目属于用电技术领域。项目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突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状态无法准确评估、充电负荷增长无序、充电设备能效低下、运营多方形成信息孤岛等重大难题,按照“理论-技术-装备-应用”思路开展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 (1)动力锂电池在线健康状态评估及失效识别方法; (2)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及优化调配技术; (3)智能充电及检测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与研制; (4)电动汽车充换电运营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 主要创新点: (1)首创性提出基于容量增量曲线的在线健康状态评估与失效识别方法,突破了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精度低、在线适用性差等国际性难题,实现快速准确在线评估,在只需部分充放电数据情况下将评估误差从8%降低到5%以内,研制出低功耗高精度电池管理系统,具有重大工程意义。 (2)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和用户响应特性的充电负荷建模及优化调配方法,原创性构建了适应于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建模及优化调配体系,实现分层分区优化调配,在分时电价机制下,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成本和峰荷同时降低10%以上,填补了国内空白。 (3)自主研制出具备“故障自诊断-功率自适应-全矩阵输出阵列”能力的智能充电设备,提高了充电设备能效和利用率、可靠性;同时研制出“特征量自适应检测-混合式负载”的充电设备检测装置,实现了非侵入式检测,保证了充电设备安全、可靠。 (4)成功研发广东省政府唯一授权的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实现车联网、充电设施网、智能电网互联互通,采用聚类算法开展大数据挖掘,支撑政府决策、商业运营和用户服务,打造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网-运营商”高效互动的绿色产业生态圈。 项目取得原创理论、核心技术、装备制造、集成应用系列成果,在广东、北京等十多个省政府、电网公司、汽车企业及运营商广泛应用,建设广东省统一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全面支撑了港珠澳大桥充电网络、珠三角城际充电网络等战略工程,得到国资委、广东省政府高度评价,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2010年至今,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5亿元,随着电动汽车不断发展,效益将不断显现。 项目参与编制标准20项(其中国标3项、行标5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1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0篇)。 项目于2018年7月6日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技术成果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诸多技术瓶颈问题在日益爆发的市场环境里逐步凸显。据统计,2017年电动汽车日均故障达1次以上,其中电池故障占17.5%,充电设施利用率不到15%,无序充电负荷导致配网难以承受,如何提高充电运营效率,实现智能充电与优化运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项目属于用电技术领域。项目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突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状态无法准确评估、充电负荷增长无序、充电设备能效低下、运营多方形成信息孤岛等重大难题,按照“理论-技术-装备-应用”思路开展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 (1)动力锂电池在线健康状态评估及失效识别方法; (2)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及优化调配技术; (3)智能充电及检测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与研制; (4)电动汽车充换电运营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 主要创新点: (1)首创性提出基于容量增量曲线的在线健康状态评估与失效识别方法,突破了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精度低、在线适用性差等国际性难题,实现快速准确在线评估,在只需部分充放电数据情况下将评估误差从8%降低到5%以内,研制出低功耗高精度电池管理系统,具有重大工程意义。 (2)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和用户响应特性的充电负荷建模及优化调配方法,原创性构建了适应于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建模及优化调配体系,实现分层分区优化调配,在分时电价机制下,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成本和峰荷同时降低10%以上,填补了国内空白。 (3)自主研制出具备“故障自诊断-功率自适应-全矩阵输出阵列”能力的智能充电设备,提高了充电设备能效和利用率、可靠性;同时研制出“特征量自适应检测-混合式负载”的充电设备检测装置,实现了非侵入式检测,保证了充电设备安全、可靠。 (4)成功研发广东省政府唯一授权的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实现车联网、充电设施网、智能电网互联互通,采用聚类算法开展大数据挖掘,支撑政府决策、商业运营和用户服务,打造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网-运营商”高效互动的绿色产业生态圈。 项目取得原创理论、核心技术、装备制造、集成应用系列成果,在广东、北京等十多个省政府、电网公司、汽车企业及运营商广泛应用,建设广东省统一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全面支撑了港珠澳大桥充电网络、珠三角城际充电网络等战略工程,得到国资委、广东省政府高度评价,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2010年至今,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5亿元,随着电动汽车不断发展,效益将不断显现。 项目参与编制标准20项(其中国标3项、行标5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1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0篇)。 项目于2018年7月6日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技术成果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5001458号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