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3316]收扶草灌收割机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机用具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720001318.7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刘清海
进入空间
所在地:甘肃庆阳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
该产品是收割草产业和小灌木的一种新型农机具,其包括苜蓿、谷子、苏打草、柠条、沙柳等植物。采用6马力水冷式柴油发动机作动力,行驶结构是由档位控制系统的倒档、空档、两个前进档、转向机构,两个驱动轮共3个部位构成。收割刀具装置有离合器与排禾器,据盘稳定的紧擦着地面收割与排放草类的茎条或者灌木的枝条。操作系统有转向手柄,收割据盘离合器手柄。
为了方便、安全的在山坡洼地、沟台小畦田、山峁斜坡地上安全工作,专门设计了人走随行、手扶掌握方向的方法,达到了收割和排放的目的。该机总重量160公斤,收割宽度55cm,时速3km至4km,每小时可收割2.5—4亩地。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近年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开发利用的大好政策,在西部山区大面积种植各种草畜产业,以绿化山川和循环采伐加工饲料喂养畜牧为主,我县从2000年开始以荒地探索种植了沙大旺、紫花苜蓿、苏打草等,经多年试验证明,我县土地适宜种植紫花苜蓿,因此,县委政府下定决心制定了紫花苜蓿双百万工程的种植政策,现在我县农户已经认识了紫花苜蓿的经济性、抗旱性、多年生长性,从原来在山沟茆洼的闲置地种植,现在发展到了利用粮田地种植。总结出的经验是一年可收割(平茬)2—3次、粉碎、青储喂养畜牧。但收割苜蓿的机械目前市场上只有一种人力背扶式的割灌机,它的优点是可以在山沟陡坡上工作,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浪费劳动工时。而手扶草灌收割机是一种自走刀片式,采用人走随行自走式掌握方向,这样可安全的在山坡洼地、沟台小畦田上收割和铺放各种草灌枝条。该机总重量不超过165公斤,它的工作效率比现有人力背扶式割灌机提高了7倍以上。
(三)生态效益
1、项目区位于黄河上中游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覆盖稀疏,土质疏松,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非常严重。由于人工牧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快,根系发达,当年即可形成郁蔽,可有效阻拦洪水和泥沙,减少地表径流,并兼有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多种功能,生态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
2、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增加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和牛羊等家畜的舍饲养殖量,减少牲畜对草地啃食和人工对野生牧草的收割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3、通过种草养畜,实现了牧草和农作物茎秆的过腹还田,进一步既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减少了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为生物链的扩大和延伸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实现良性循环。
经济收益分析:
该示范项目研制生产300台手扶草灌收割机用于推广应用,按照初步试产测试记录证明计算如下:
1.经济效益计算:使用该产品收割紫花苜蓿为例,每台每小时可收割3.15亩地,耗费然油0.8公升,每亩的费用除机械磨损和人工工时外,然油耗费仅需1元,使用该产品工作1个小时,就可代替3个人力工作1天。使用该产品工作8个小时,除操作工外,可代替23个人工作一天,创收经济,除机械磨损和然油费外,每台每天可创收经济600元。每台产品每年工作以30日计算,可收割720亩地,代替人力劳动,690天(除操作工外),创收经济效益1.8万元(除机械磨损和然油费外)。300台产品每年可帮扶我县农民劳动20.7万天,收割紫花苜21.6万亩,创收经济540万元。
2.产品销售价计算:在每台3260元生产成本的价位上,新产品销售可增加50%的税利进行计算,每台销售价是4890元。
3.投资回收税利计算:新增投资152万元,生产产品300台,销售总收入是146.7万元,生产成本是97.8万元,创收利税是48.9万元,以3.2%的税率计算,税金是4.7万元,纯利润是44.2万元。
4.预期社会效益:该产品销售价每台是4890元,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该产品规模投产后,市场每年需求量在3000台以上,年销售总额达1468万元,给农民创收经济效益是5400万元,
环县位于宁夏、陕北、内蒙的中心地区,而周边这些省区绝大多数都是黄土高原,沙丘陵地域,山区农民群众的经济来源基本是依靠种植草畜产业,喂养畜牧为主。手扶草灌收割机正好是收割黄土高原和沙丘陵地上生长的各种草畜产业,方便加工饲料喂养畜牧。因此,该新产品上市场一定能取得我县和周边省区广大农民群众认可购买的积极性,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加快新科研技术尽早的转化上市服务于农业生产,采取科研单位服务,申请国家科研开发基金帮扶研制生产,加强建立科技示范项目推动,引导农民积极投工,促使手扶草灌收割机收割紫花苜蓿的方法早日推广应用,帮扶种草养畜的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对社会新农村建设也提供了一点贡献。
厂房条件建议:
该产品属小农业机械工具,生产简单,易投资批量生产。
备注:该技术我方已完成了中试生产,经市级专家鉴定给予了国内先进水平的评价。
技术简介:
该产品是收割草产业和小灌木的一种新型农机具,其包括苜蓿、谷子、苏打草、柠条、沙柳等植物。采用6马力水冷式柴油发动机作动力,行驶结构是由档位控制系统的倒档、空档、两个前进档、转向机构,两个驱动轮共3个部位构成。收割刀具装置有离合器与排禾器,据盘稳定的紧擦着地面收割与排放草类的茎条或者灌木的枝条。操作系统有转向手柄,收割据盘离合器手柄。
为了方便、安全的在山坡洼地、沟台小畦田、山峁斜坡地上安全工作,专门设计了人走随行、手扶掌握方向的方法,达到了收割和排放的目的。该机总重量160公斤,收割宽度55cm,时速3km至4km,每小时可收割2.5—4亩地。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近年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开发利用的大好政策,在西部山区大面积种植各种草畜产业,以绿化山川和循环采伐加工饲料喂养畜牧为主,我县从2000年开始以荒地探索种植了沙大旺、紫花苜蓿、苏打草等,经多年试验证明,我县土地适宜种植紫花苜蓿,因此,县委政府下定决心制定了紫花苜蓿双百万工程的种植政策,现在我县农户已经认识了紫花苜蓿的经济性、抗旱性、多年生长性,从原来在山沟茆洼的闲置地种植,现在发展到了利用粮田地种植。总结出的经验是一年可收割(平茬)2—3次、粉碎、青储喂养畜牧。但收割苜蓿的机械目前市场上只有一种人力背扶式的割灌机,它的优点是可以在山沟陡坡上工作,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浪费劳动工时。而手扶草灌收割机是一种自走刀片式,采用人走随行自走式掌握方向,这样可安全的在山坡洼地、沟台小畦田上收割和铺放各种草灌枝条。该机总重量不超过165公斤,它的工作效率比现有人力背扶式割灌机提高了7倍以上。
(三)生态效益
1、项目区位于黄河上中游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覆盖稀疏,土质疏松,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非常严重。由于人工牧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快,根系发达,当年即可形成郁蔽,可有效阻拦洪水和泥沙,减少地表径流,并兼有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多种功能,生态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
2、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增加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和牛羊等家畜的舍饲养殖量,减少牲畜对草地啃食和人工对野生牧草的收割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3、通过种草养畜,实现了牧草和农作物茎秆的过腹还田,进一步既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减少了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为生物链的扩大和延伸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实现良性循环。
经济收益分析:
该示范项目研制生产300台手扶草灌收割机用于推广应用,按照初步试产测试记录证明计算如下:
1.经济效益计算:使用该产品收割紫花苜蓿为例,每台每小时可收割3.15亩地,耗费然油0.8公升,每亩的费用除机械磨损和人工工时外,然油耗费仅需1元,使用该产品工作1个小时,就可代替3个人力工作1天。使用该产品工作8个小时,除操作工外,可代替23个人工作一天,创收经济,除机械磨损和然油费外,每台每天可创收经济600元。每台产品每年工作以30日计算,可收割720亩地,代替人力劳动,690天(除操作工外),创收经济效益1.8万元(除机械磨损和然油费外)。300台产品每年可帮扶我县农民劳动20.7万天,收割紫花苜21.6万亩,创收经济540万元。
2.产品销售价计算:在每台3260元生产成本的价位上,新产品销售可增加50%的税利进行计算,每台销售价是4890元。
3.投资回收税利计算:新增投资152万元,生产产品300台,销售总收入是146.7万元,生产成本是97.8万元,创收利税是48.9万元,以3.2%的税率计算,税金是4.7万元,纯利润是44.2万元。
4.预期社会效益:该产品销售价每台是4890元,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该产品规模投产后,市场每年需求量在3000台以上,年销售总额达1468万元,给农民创收经济效益是5400万元,
环县位于宁夏、陕北、内蒙的中心地区,而周边这些省区绝大多数都是黄土高原,沙丘陵地域,山区农民群众的经济来源基本是依靠种植草畜产业,喂养畜牧为主。手扶草灌收割机正好是收割黄土高原和沙丘陵地上生长的各种草畜产业,方便加工饲料喂养畜牧。因此,该新产品上市场一定能取得我县和周边省区广大农民群众认可购买的积极性,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加快新科研技术尽早的转化上市服务于农业生产,采取科研单位服务,申请国家科研开发基金帮扶研制生产,加强建立科技示范项目推动,引导农民积极投工,促使手扶草灌收割机收割紫花苜蓿的方法早日推广应用,帮扶种草养畜的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对社会新农村建设也提供了一点贡献。
厂房条件建议:
该产品属小农业机械工具,生产简单,易投资批量生产。
备注:该技术我方已完成了中试生产,经市级专家鉴定给予了国内先进水平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