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48845]松籽壳色素的提取加工技术及产品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中药、天然药物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金绍黑

进入空间

所在地:四川成都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产品简介

  松籽壳色素,外文名称为Pinent shell pigment,系指以松籽壳为原料,经提取、过滤、浓缩、干燥而成的松籽壳色素。

  松籽壳色素外观为棕色粉状固体,其主要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稀碱水溶液、稀酸水溶液等极性溶剂,而难溶于乙醚、食用油、四氯化碳等非极性和弱极性溶剂中。

  有关试验报道,松籽壳色素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处理3h没有明显损失;其耐日光、耐紫外线的性能也相当好,在自然光和室温条件下放置2个月无明显变化,在暗处放置8个月基本没有变化;pH在6~14之间变化时,松籽壳色素棕色溶液颜色变化不大;对还原剂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双氧水等氧化剂对该色素有明显影响。

  一般浓度的钾离子、钠离子、二价镁离子、二价锰离子、三价铝离子、三价铁离子对松籽壳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二价钙离子、二价铜离子对该色素稳定性影响也不大。

  色香味是构成食品感观质量的三项重要因素,赋于食品雅致的安全的色泽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任务。合成色素的特点在于稳定性好、色泽亮丽,但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有的甚至有致癌作用。因此,研究、开发、生产无毒的安全的食用色素成为当务之急。从天然食用植物中提取的食用色素,具有安全性高、色泽自然,有的还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松籽是我国东北的名特食品,松籽中的松籽仁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大部分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因而被誉为"长生果",常被人们做为益知健脑的首选佳品。松籽壳是松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其为原料开发生产松籽壳色素,既提高了林副产品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食用色素新品种,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林业。

  松籽壳色素是一种没有毒副作用的天然棕色素,其色泽自然,水溶性好,性能稳定,pH值在6~14范围内稳定,可用作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着色剂。

  二、绿色技术

  1.原料: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Zucc.),又名果松、海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我国东北各地分布较广,红松树干圆满通直,在天然红松林内树高多为25~35m,胸径为40~80cm,寿命长达300~500年,松籽为红松结的果实。松籽壳是松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其为原料提取天然食用色素,为林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2.产品:松籽壳色素可用作食品、医药、化妆品的着色剂,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是一种有益于人类的环境友好产品。

  3.工艺:以松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松籽壳为原料,以天然的安全的水为提取剂,因而,此工艺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工艺。

  三、制造方法

  1.基本原理

  松籽壳色素易溶于水、稀碱水溶液、稀酸水溶液等,据此特点,选用水作为提取剂。

  2.工艺流程

  松籽壳→备料→提取→离心→浓缩→干燥→包装→松籽壳色素

  3.主要设备

  粉碎设备、筛分设备、提取装置、离心设备、浓缩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

  4.相关事宜

  ①因为松籽壳比较坚硬,用一般农用粉碎机的粉碎效果可能不大理想,可选用专用的松籽壳研磨机进行粉碎处理。

  ②在提取过程中若辅以微波或超声波,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并且有助于提高松籽壳色素的提取得率和产品质量。

  ③若要得到含量较高的松籽壳色素产品,可选用重结晶法、化学法、柱层析法以及薄层层析法等进行纯化处理。

  ④设备条件、原材料质量等是影响提取天然色素的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条件作相应调整,以获取好效果。

  四、产品质量

  1.产品标准

  松籽壳色素产品质量参考指标

  项目 指标

  吸收波长 在蒸馏水中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

  pH值 近中性

  含水量 ≤8%

  灼烧残渣 ≤5%

  砷(以As计) ≤1.0mg/kg

  汞(以Hg计) ≤0.5mg/kg

  铅(以Pb计) ≤2.0mg/kg

  农药残留 不得检出

  致病菌 阴性

  2.环境标志

  松籽是可再生的绿色农产品,松籽壳是松籽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下脚料,以其为原料从中提取食用色素,有利于林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以水为提取剂,具有安全、清洁的特点;残渣可用于制造饲料添加剂或制作其他产品。故此生产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产技术。

  一、产品简介

  松籽壳色素,外文名称为Pinent shell pigment,系指以松籽壳为原料,经提取、过滤、浓缩、干燥而成的松籽壳色素。

  松籽壳色素外观为棕色粉状固体,其主要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稀碱水溶液、稀酸水溶液等极性溶剂,而难溶于乙醚、食用油、四氯化碳等非极性和弱极性溶剂中。

  有关试验报道,松籽壳色素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处理3h没有明显损失;其耐日光、耐紫外线的性能也相当好,在自然光和室温条件下放置2个月无明显变化,在暗处放置8个月基本没有变化;pH在6~14之间变化时,松籽壳色素棕色溶液颜色变化不大;对还原剂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双氧水等氧化剂对该色素有明显影响。

  一般浓度的钾离子、钠离子、二价镁离子、二价锰离子、三价铝离子、三价铁离子对松籽壳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二价钙离子、二价铜离子对该色素稳定性影响也不大。

  色香味是构成食品感观质量的三项重要因素,赋于食品雅致的安全的色泽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任务。合成色素的特点在于稳定性好、色泽亮丽,但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有的甚至有致癌作用。因此,研究、开发、生产无毒的安全的食用色素成为当务之急。从天然食用植物中提取的食用色素,具有安全性高、色泽自然,有的还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松籽是我国东北的名特食品,松籽中的松籽仁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大部分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因而被誉为"长生果",常被人们做为益知健脑的首选佳品。松籽壳是松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其为原料开发生产松籽壳色素,既提高了林副产品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食用色素新品种,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林业。

  松籽壳色素是一种没有毒副作用的天然棕色素,其色泽自然,水溶性好,性能稳定,pH值在6~14范围内稳定,可用作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着色剂。

  二、绿色技术

  1.原料: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Zucc.),又名果松、海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我国东北各地分布较广,红松树干圆满通直,在天然红松林内树高多为25~35m,胸径为40~80cm,寿命长达300~500年,松籽为红松结的果实。松籽壳是松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其为原料提取天然食用色素,为林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2.产品:松籽壳色素可用作食品、医药、化妆品的着色剂,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是一种有益于人类的环境友好产品。

  3.工艺:以松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松籽壳为原料,以天然的安全的水为提取剂,因而,此工艺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工艺。

  三、制造方法

  1.基本原理

  松籽壳色素易溶于水、稀碱水溶液、稀酸水溶液等,据此特点,选用水作为提取剂。

  2.工艺流程

  松籽壳→备料→提取→离心→浓缩→干燥→包装→松籽壳色素

  3.主要设备

  粉碎设备、筛分设备、提取装置、离心设备、浓缩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

  4.相关事宜

  ①因为松籽壳比较坚硬,用一般农用粉碎机的粉碎效果可能不大理想,可选用专用的松籽壳研磨机进行粉碎处理。

  ②在提取过程中若辅以微波或超声波,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并且有助于提高松籽壳色素的提取得率和产品质量。

  ③若要得到含量较高的松籽壳色素产品,可选用重结晶法、化学法、柱层析法以及薄层层析法等进行纯化处理。

  ④设备条件、原材料质量等是影响提取天然色素的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条件作相应调整,以获取好效果。

  四、产品质量

  1.产品标准

  松籽壳色素产品质量参考指标

  项目 指标

  吸收波长 在蒸馏水中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

  pH值 近中性

  含水量 ≤8%

  灼烧残渣 ≤5%

  砷(以As计) ≤1.0mg/kg

  汞(以Hg计) ≤0.5mg/kg

  铅(以Pb计) ≤2.0mg/kg

  农药残留 不得检出

  致病菌 阴性

  2.环境标志

  松籽是可再生的绿色农产品,松籽壳是松籽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下脚料,以其为原料从中提取食用色素,有利于林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以水为提取剂,具有安全、清洁的特点;残渣可用于制造饲料添加剂或制作其他产品。故此生产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产技术。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5001458号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