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76287]矿井移动目标安全监控综合业务平台及其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煤炭开采冶炼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矿井生产中存在大量的移动对象,主要包括井下人员、胶轮车、机车、矿车、物料、胶带、提升机、便携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这些对象分布广、流动强,工作环境恶劣,加之井下巷道是一种具有“受限、异质、非均匀、动态变化”特点的、较为复杂的控制和通信环境,给井下安全信息感知与传输、设备与人员的监控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瓦斯、透水治理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由移动目标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已达到矿井事故总量的约50%。发达国家由于矿山基础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很高,井下使用人员极少,事故伤亡概率极低,而中国国情恰好相反。国外的先进技术也因行业监管、成本、使用维护等诸多原因,不具备大规模进入中国矿山市场的条件,加之中国对矿井移动目标事故的防治技术研究较少,矿井移动目标安全监控一直都是矿井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项目组于2004年在国内率先开始研制矿井移动目标安全监控综合业务平台,获得了矿山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至今已经历了十年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应用历程。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23号令,将矿井移动目标的辨识跟踪、实时监控、应急救援等列入矿山建设的强制要求范围内,该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工大高科是国内矿井移动目标综合安全监控细分领域最大的技术与设备提供单位。该项目以实现矿井移动目标的全面集中安全监控,协同调度、综合管理为技术目标,以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为基础,将井下各类移动对象的目标身份识别、移动轨迹跟踪、联锁协同控制、运行状态监测、流转过程管理、设备信息交互、远程信息发布等功能综合设计,实现了统-技术平台下的矿井移动目标综合安全监控与信息管理,解决了矿井移动目标辨识、跟踪、控制与管理的重大技术难题,也是未来矿山物联网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系统。项目关键技术涉及了智能传感检测、离散系统调度建模、可靠性与故障安全、隔爆兼本安设计、多射频无线通信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复杂度,在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创新成果。截至2014年12月,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3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形成国家重点新产品5项;出版56万字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与参与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8项。项目已在山西、安徽、山东等省区的一百多个煤矿与金属矿成功应用,为保障这些企业安全高效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项目近三年已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5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矿山企业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在推动中国矿山安全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注: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原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6月因整体改制而变更的企业名称。
矿井生产中存在大量的移动对象,主要包括井下人员、胶轮车、机车、矿车、物料、胶带、提升机、便携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这些对象分布广、流动强,工作环境恶劣,加之井下巷道是一种具有“受限、异质、非均匀、动态变化”特点的、较为复杂的控制和通信环境,给井下安全信息感知与传输、设备与人员的监控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瓦斯、透水治理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由移动目标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已达到矿井事故总量的约50%。发达国家由于矿山基础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很高,井下使用人员极少,事故伤亡概率极低,而中国国情恰好相反。国外的先进技术也因行业监管、成本、使用维护等诸多原因,不具备大规模进入中国矿山市场的条件,加之中国对矿井移动目标事故的防治技术研究较少,矿井移动目标安全监控一直都是矿井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项目组于2004年在国内率先开始研制矿井移动目标安全监控综合业务平台,获得了矿山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至今已经历了十年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应用历程。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23号令,将矿井移动目标的辨识跟踪、实时监控、应急救援等列入矿山建设的强制要求范围内,该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工大高科是国内矿井移动目标综合安全监控细分领域最大的技术与设备提供单位。该项目以实现矿井移动目标的全面集中安全监控,协同调度、综合管理为技术目标,以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为基础,将井下各类移动对象的目标身份识别、移动轨迹跟踪、联锁协同控制、运行状态监测、流转过程管理、设备信息交互、远程信息发布等功能综合设计,实现了统-技术平台下的矿井移动目标综合安全监控与信息管理,解决了矿井移动目标辨识、跟踪、控制与管理的重大技术难题,也是未来矿山物联网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系统。项目关键技术涉及了智能传感检测、离散系统调度建模、可靠性与故障安全、隔爆兼本安设计、多射频无线通信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复杂度,在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创新成果。截至2014年12月,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3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形成国家重点新产品5项;出版56万字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与参与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8项。项目已在山西、安徽、山东等省区的一百多个煤矿与金属矿成功应用,为保障这些企业安全高效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项目近三年已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5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矿山企业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在推动中国矿山安全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注: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原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6月因整体改制而变更的企业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