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73432]多功能钣金加工中心产品产业化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机床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来源及立项依据:该项目是在申请单位已经通过广西科技厅鉴定的“350工程”项目“数控加工装备及其专用数控系统开发—高档柔性钣金加工中心及专用数控系统、激光切割系统的联合研发和应用”(合同编号:桂科攻12118015-2A,项目已验收。)的基础上开展,为2015年度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计字[2015]99号文关于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多功能钣金加工中心产品产业化示范”,项目合同编号:桂科转1599002-16,计划类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课题承担单位: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课题原承担单位为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详见附件课题承担单位说明)、广西大学。课题研究目的及解决的技术问题:研究目的:该系列产品为多功能钣金加工中心,将切削加工模式与激光切割模式复合于一机,采用双横梁自动钣金夹紧、加工区域随动夹紧方式及相应装置,实现一次安装钣金零件,自动完成以往其它设备无法实现的钻孔、攻丝、铣削、图案刻铣、激光切割等钣金平面的全部工序综合加工;切削加工与激光加工自动转换、刀具自动交换;不需工装夹具,零件装夹方便。实现整机产品适用于所有钣金平面加工,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各机电制造行业如,电控设备、发电设备、冶金设备、机床、工程机械、军工、船舶、航空航天、汽车、农业机械、包装机械、轻工机械等。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磁控溅射和多弧离子镀在4Cr13不锈钢制备的游标卡尺表面沉积氮化钛的工艺研究。包括:辉光离子源和弧光离子源的清洗、N2/Ar工作气体比例、试样偏压、沉积温度、沉积时间、沉积功率、试样基底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沉积氮化钛层质量的影响;研究和控制沉积氮化钛薄膜的颜色、厚度、成分、结构、组织、硬度、结合力、化学性能;研究微观组织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磁控溅射和多弧离子镀沉积TiN薄膜技术在量具、模具上进行工业试探性应用及实验室小批量生产的初步探讨,对于影响产品质量、数量的各种实验室小批量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研发、攻关和试制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整机性能,特别是提高随动压紧机构、双横梁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激光切割系统等部分的可靠性和性能。完善、改进和规范制造工艺、装配工艺技术,设计、制造关键和重要工装,以满足批量生产要求。完善和改进自动编程软件。制定和完善产品联机调试技术和试验规范。制定产品质量保证程序和制度。完善和充实生产能力,建立配套协作关系及其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满足规模生产的有效生产体系。加强市场宣传,逐步建立销售网络。课题创新点和取得的成果:主要创新点:将切削加工模式与激光切割模式复合于一机,可一次装夹板件自动完成钻孔、攻丝、铣削、刻铣图案、激光切割等钣金平面上所有工序的加工,形成了一种全新模式的数控机床基本机型,实现了钣金平面加工模式的变革和技术突破,国内首创,国际未见先例。采用双底座龙门框架布局和结构形式、四轴进给运动形式,实现板件装夹和支承机构、钻铣运动机构、激光器运动机构的高效组合,不仅满足两种模式的大行程加工,也具有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制造工艺性好的特点。课题取得的成果:该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全部指标。生产多功能钣金加工中心5台,销售3台。达到1种多功能钣金加工中心机型(龙门式)的小批量生产的能力。专利:申请专利5项,其中已授权发明2项。论文:发表论文3篇,培养研究生5人。产业化工作:对项目产品在结构、控制和激光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延续改进和完善,具有相应完整的产品技术文件。制定和完善了工艺文件和质量检测和试验规范,以及增加相应的主要工装,具有了项目产品小批生产的技术保障。新投入一批研发设施和生产设备。新建了用于项目产品生产的厂房,以及配套行吊等设施。项目期间生产龙门式钣金加工中心产品3台,共生产了5台,其中龙门式产品4台,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配套协作商,形成了项目产品小批生产的基础和格局。历年来获奖情况:无。
课题来源及立项依据:该项目是在申请单位已经通过广西科技厅鉴定的“350工程”项目“数控加工装备及其专用数控系统开发—高档柔性钣金加工中心及专用数控系统、激光切割系统的联合研发和应用”(合同编号:桂科攻12118015-2A,项目已验收。)的基础上开展,为2015年度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计字[2015]99号文关于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多功能钣金加工中心产品产业化示范”,项目合同编号:桂科转1599002-16,计划类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课题承担单位: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课题原承担单位为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详见附件课题承担单位说明)、广西大学。课题研究目的及解决的技术问题:研究目的:该系列产品为多功能钣金加工中心,将切削加工模式与激光切割模式复合于一机,采用双横梁自动钣金夹紧、加工区域随动夹紧方式及相应装置,实现一次安装钣金零件,自动完成以往其它设备无法实现的钻孔、攻丝、铣削、图案刻铣、激光切割等钣金平面的全部工序综合加工;切削加工与激光加工自动转换、刀具自动交换;不需工装夹具,零件装夹方便。实现整机产品适用于所有钣金平面加工,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各机电制造行业如,电控设备、发电设备、冶金设备、机床、工程机械、军工、船舶、航空航天、汽车、农业机械、包装机械、轻工机械等。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磁控溅射和多弧离子镀在4Cr13不锈钢制备的游标卡尺表面沉积氮化钛的工艺研究。包括:辉光离子源和弧光离子源的清洗、N2/Ar工作气体比例、试样偏压、沉积温度、沉积时间、沉积功率、试样基底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沉积氮化钛层质量的影响;研究和控制沉积氮化钛薄膜的颜色、厚度、成分、结构、组织、硬度、结合力、化学性能;研究微观组织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磁控溅射和多弧离子镀沉积TiN薄膜技术在量具、模具上进行工业试探性应用及实验室小批量生产的初步探讨,对于影响产品质量、数量的各种实验室小批量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研发、攻关和试制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整机性能,特别是提高随动压紧机构、双横梁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激光切割系统等部分的可靠性和性能。完善、改进和规范制造工艺、装配工艺技术,设计、制造关键和重要工装,以满足批量生产要求。完善和改进自动编程软件。制定和完善产品联机调试技术和试验规范。制定产品质量保证程序和制度。完善和充实生产能力,建立配套协作关系及其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满足规模生产的有效生产体系。加强市场宣传,逐步建立销售网络。课题创新点和取得的成果:主要创新点:将切削加工模式与激光切割模式复合于一机,可一次装夹板件自动完成钻孔、攻丝、铣削、刻铣图案、激光切割等钣金平面上所有工序的加工,形成了一种全新模式的数控机床基本机型,实现了钣金平面加工模式的变革和技术突破,国内首创,国际未见先例。采用双底座龙门框架布局和结构形式、四轴进给运动形式,实现板件装夹和支承机构、钻铣运动机构、激光器运动机构的高效组合,不仅满足两种模式的大行程加工,也具有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制造工艺性好的特点。课题取得的成果:该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全部指标。生产多功能钣金加工中心5台,销售3台。达到1种多功能钣金加工中心机型(龙门式)的小批量生产的能力。专利:申请专利5项,其中已授权发明2项。论文:发表论文3篇,培养研究生5人。产业化工作:对项目产品在结构、控制和激光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延续改进和完善,具有相应完整的产品技术文件。制定和完善了工艺文件和质量检测和试验规范,以及增加相应的主要工装,具有了项目产品小批生产的技术保障。新投入一批研发设施和生产设备。新建了用于项目产品生产的厂房,以及配套行吊等设施。项目期间生产龙门式钣金加工中心产品3台,共生产了5台,其中龙门式产品4台,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配套协作商,形成了项目产品小批生产的基础和格局。历年来获奖情况:无。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5001458号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