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70965]煤火灾害隐蔽火源监测识别方法及防控关键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煤炭开采冶炼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于矿山安全技术领域。自燃是煤的固有属性,其引发的煤火灾害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北方煤田火区面积达720平方公里,且每年以30多万平方米的速度不断扩张,每年烧损煤炭资源3000多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20多亿元,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煤自燃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中国每年发生煤自燃事故超过4000次,封闭采煤工作面近100个,成为引起矿井瓦斯爆炸等重大灾害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煤自燃条件决定了火源位置隐蔽、监测难度大,防治困难。该项目针对煤火灾害隐蔽火源识别、特征信息提取及热能消除三大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开展了煤火灾害隐蔽火源监测识别方法及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明了隐蔽火源温度判定及反演识别方法,开发了煤火灾害特征信息网络化监测与控氧降温关键技术,攻克了煤火灾害监测预警与主动防控的世界性难题。主要发明点如下:发明了煤火灾害隐蔽火源温度判定及反演识别方法。揭示了煤自燃特征温度与气体指标的内在对应关系,发明了基于指标气体的煤火灾害危险程度判定方法,建立了特征温度与危险区域判定准则,创建了“热-固-流-化”煤火灾害反演计算模型,实现了煤火灾害程度的直接判定和隐蔽火源位置的准确识别。发明了煤火灾害隐蔽火源特征信息网络化监测技术。开发了煤田火区特征信息远程网络化监测技术,发明了矿井自然发火高密度网络化监测预警技术,实现了煤火灾害隐蔽火源发展趋势动态监测、准确定位和预测预警,解决了传统点、线式监测预警技术存在漏报误报率高、时效性差等问题。发明了以降氧为主的煤火灾害防控技术。开发了新型无机固化膨胀充填防灭火材料及配套装备,实现了矿井采空区上下隅角、巷道冒顶空洞和联络巷大流量、远距离快速动压充填;发明了矿用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置,创新了液态二氧化碳直接灌注防火工艺,实现了快速、高效的降氧防火功能。发明了以降温为主的煤火灾害防控技术。研发了稠化胶体防灭火材料及配套装备,胶体具有固水性好、胶凝时间可控、堵漏隔氧和吸热降温的性能,实现了灌浆注胶防灭火方式的根本转变;开发了无能耗热棒移热降温技术,攻克了大面积煤田(地面煤堆)火区热源分散、易复燃的难题。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批5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获批9项);论文68篇,其中SCI、EI收录36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主要成果已在全国20多个省600多个煤矿以及孟加拉、越南等国推广应用,成功治理了200多次煤火灾害,熄灭火区16万m<'2>,控制火区150万m<'2>,解放煤量3亿多吨,新增产值133.05亿元,利润46.58亿元,累计抢撤设备价值达20多亿元。项目成果转化实现了规模化,产品销售近8亿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属于矿山安全技术领域。自燃是煤的固有属性,其引发的煤火灾害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北方煤田火区面积达720平方公里,且每年以30多万平方米的速度不断扩张,每年烧损煤炭资源3000多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20多亿元,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煤自燃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中国每年发生煤自燃事故超过4000次,封闭采煤工作面近100个,成为引起矿井瓦斯爆炸等重大灾害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煤自燃条件决定了火源位置隐蔽、监测难度大,防治困难。该项目针对煤火灾害隐蔽火源识别、特征信息提取及热能消除三大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开展了煤火灾害隐蔽火源监测识别方法及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明了隐蔽火源温度判定及反演识别方法,开发了煤火灾害特征信息网络化监测与控氧降温关键技术,攻克了煤火灾害监测预警与主动防控的世界性难题。主要发明点如下:发明了煤火灾害隐蔽火源温度判定及反演识别方法。揭示了煤自燃特征温度与气体指标的内在对应关系,发明了基于指标气体的煤火灾害危险程度判定方法,建立了特征温度与危险区域判定准则,创建了“热-固-流-化”煤火灾害反演计算模型,实现了煤火灾害程度的直接判定和隐蔽火源位置的准确识别。发明了煤火灾害隐蔽火源特征信息网络化监测技术。开发了煤田火区特征信息远程网络化监测技术,发明了矿井自然发火高密度网络化监测预警技术,实现了煤火灾害隐蔽火源发展趋势动态监测、准确定位和预测预警,解决了传统点、线式监测预警技术存在漏报误报率高、时效性差等问题。发明了以降氧为主的煤火灾害防控技术。开发了新型无机固化膨胀充填防灭火材料及配套装备,实现了矿井采空区上下隅角、巷道冒顶空洞和联络巷大流量、远距离快速动压充填;发明了矿用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置,创新了液态二氧化碳直接灌注防火工艺,实现了快速、高效的降氧防火功能。发明了以降温为主的煤火灾害防控技术。研发了稠化胶体防灭火材料及配套装备,胶体具有固水性好、胶凝时间可控、堵漏隔氧和吸热降温的性能,实现了灌浆注胶防灭火方式的根本转变;开发了无能耗热棒移热降温技术,攻克了大面积煤田(地面煤堆)火区热源分散、易复燃的难题。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批5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获批9项);论文68篇,其中SCI、EI收录36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主要成果已在全国20多个省600多个煤矿以及孟加拉、越南等国推广应用,成功治理了200多次煤火灾害,熄灭火区16万m<'2>,控制火区150万m<'2>,解放煤量3亿多吨,新增产值133.05亿元,利润46.58亿元,累计抢撤设备价值达20多亿元。项目成果转化实现了规模化,产品销售近8亿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