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56633]基于可控微纳结构的高效多功能复合薄膜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橡胶塑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构建聚合物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超分子结构的缔合理论,以此指导聚丙烯酸胶粘剂的高分子结构设计。发明超声引发磁场嵌段定向聚合技术,利用超声波的“空洞”效应和磁场对手性分子的定向控制效应,制备粘性髙、内聚力强的聚丙烯酸酯胶水。同时,获得高长径比、高导电性、高透明度和高纯度的纳米银线。
2、发明高速剪切纳米复配技术。聚丙烯酸胶水和纳米银线分别与各种功能性纳米粒子,在髙速剪切下,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纳米复配液。制备多孔微球掺杂丙烯酸乳液、纳米银线浆料、高粘高导热丙烯酸酯涂布液。
3、设计微纳结构及其精密转移涂布技术。分别是毛细管状蜂窝网孔辊版、二维连续网格转印辊版、柱状阵列转印辊版,并结合精密转移涂布和UV固化技术,将技术发明2制备的三种纳米复配液分别转印在不同薄膜上,得到:高阻燃零VOC复合薄膜,柔性可拉伸透明导电复合薄膜和超高定向导热超薄高粘薄膜。
4、三种薄膜的关键性能因为构筑微纳结构而大幅提高,已经超过国际品牌类似产品的指标。阻燃等级由B2提高到B1、分辨率由720x360dpi提高到1440*720dpi;可见光透过率由85%提高到90%、方阻由100减低至50Ω/sq、耐弯折性由500提高到5000次;剥离力由600提高至900g/inch、导热系数由1100提高至1700W/m.K。
应用:1)机场,车站,码头的三维3D立体动态图案。克服了传统产品油墨吸收率低、结合力弱、耐候性差等缺陷。提髙了图案色彩的饱和度、对比度和清晰度,符合国家轨道交通的阻燃、零VOC、无残留等标准;2)5G可折叠手机、柔性传感器、智能调光膜、大屏投影幕墙等高端电子产品中,提高了耐弯折性、可拉伸性、电磁屏蔽能力,解决了ITO导电膜韧性差、价格昂贵、耗电大等问题。3)智能手机CPU芯片/电池高效定向散热,解决了导热胶粘材料热量传递无序和效率低等问题。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发表论文9篇。获得美国500强-AveryDennison颁发的“亚太地区最佳创新供应商奖、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冠军。近3年新增销售21亿元,新增利润1.3亿元,新增税收1亿元,出口创汇1.5亿元。
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构建聚合物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超分子结构的缔合理论,以此指导聚丙烯酸胶粘剂的高分子结构设计。发明超声引发磁场嵌段定向聚合技术,利用超声波的“空洞”效应和磁场对手性分子的定向控制效应,制备粘性髙、内聚力强的聚丙烯酸酯胶水。同时,获得高长径比、高导电性、高透明度和高纯度的纳米银线。
2、发明高速剪切纳米复配技术。聚丙烯酸胶水和纳米银线分别与各种功能性纳米粒子,在髙速剪切下,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纳米复配液。制备多孔微球掺杂丙烯酸乳液、纳米银线浆料、高粘高导热丙烯酸酯涂布液。
3、设计微纳结构及其精密转移涂布技术。分别是毛细管状蜂窝网孔辊版、二维连续网格转印辊版、柱状阵列转印辊版,并结合精密转移涂布和UV固化技术,将技术发明2制备的三种纳米复配液分别转印在不同薄膜上,得到:高阻燃零VOC复合薄膜,柔性可拉伸透明导电复合薄膜和超高定向导热超薄高粘薄膜。
4、三种薄膜的关键性能因为构筑微纳结构而大幅提高,已经超过国际品牌类似产品的指标。阻燃等级由B2提高到B1、分辨率由720x360dpi提高到1440*720dpi;可见光透过率由85%提高到90%、方阻由100减低至50Ω/sq、耐弯折性由500提高到5000次;剥离力由600提高至900g/inch、导热系数由1100提高至1700W/m.K。
应用:1)机场,车站,码头的三维3D立体动态图案。克服了传统产品油墨吸收率低、结合力弱、耐候性差等缺陷。提髙了图案色彩的饱和度、对比度和清晰度,符合国家轨道交通的阻燃、零VOC、无残留等标准;2)5G可折叠手机、柔性传感器、智能调光膜、大屏投影幕墙等高端电子产品中,提高了耐弯折性、可拉伸性、电磁屏蔽能力,解决了ITO导电膜韧性差、价格昂贵、耗电大等问题。3)智能手机CPU芯片/电池高效定向散热,解决了导热胶粘材料热量传递无序和效率低等问题。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发表论文9篇。获得美国500强-AveryDennison颁发的“亚太地区最佳创新供应商奖、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冠军。近3年新增销售21亿元,新增利润1.3亿元,新增税收1亿元,出口创汇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