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我国功能性便秘患者有将近7000万,且患病率明显呈增加趋势。课题组研究发现,化合物CP0119是一种大环内酯类衍生物,可以选择性地激动肠道肠肌细胞上的胶转蛋白(transgelin),使得transgelin与actin蛋白作用增强进而引起人肠平滑肌细胞收缩能力增加,从而发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的效果。已开展的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成药性价值,拟开发适应证为结肠慢传输性便秘。CP0119的研发成功不仅将形成一种可长期服用,有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药物,而且为功能性肠蠕动乏力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本项目拟将该化合物开发成化学药品1类新药。涉及到药学研究、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完成临床前研究并提交IND。
技术创新点和阶段性成果:
1、化合物CP0119在阿托品便秘模型和硫糖铝便秘模型上均具有很好的促肠蠕动能力,药效优于阳性药西沙必利。
2、通过初步药效药代安全性研究,最终确定化合物CP0119可以通过促进肠道肠肌细胞中transgelin与actin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肠平滑肌细胞收缩,导致肠道蠕动增加,从根本上治疗与缓解便秘。
3、此化合物工艺稳定,重现性好,并且已经建立了CP0119体内外分析检测方法,完成了基本的理化性质表征,研究显示稳定性良好,半衰期合理,生物利用度较好。完成成药性评价。
市场应用前景:
与其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相比,CP0119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强,开发成功后,国内易得,患者认同感更强。
目前国内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主要有中药和西药两种,但据调查患者满意度并不高,平均满意度只有4.8分,68%的患者在两年内尝试过新的便秘药物。
以常用的中药为例,包括车前番泻颗粒、麻仁软胶囊等,此类药物主要成分多为番泻叶与大黄,但据患者调研,老年患者服用番泻叶后会出现头痛及频繁呕吐,血压剧升或剧降,严重者甚至休克;番泻叶的泻下成分还可通过乳汁引起小儿腹泻,并且长期服用苦寒寒阴沉之药,必致胃气先伤,继而五脏皆无生气,存在患者从一般的习惯性性便秘(可逆的、可治愈)变成顽固性便秘的现象。
市场内还存在一些增强胃肠肌运动的药物。如西沙比利、莫沙必利、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等,但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和伊托必利对结肠的促动力作用不大,对功能性肠蠕动乏力疗效欠佳,对胃肠选择性不高,常多见胃肠道副作用以及心血管副作用,患者的满意度并不高。
而CP0119作为小分子化合物改构后得到的化合物,不含番泻叶,同时不直接刺激肠粘膜。动物实验表明喂食CP0119后,排便量增加,但为软便,没有水样便产生,患者服用后感受会更好,并且本药主要通过促进肠道蠕动进行排便,非刺激性泻剂,对肠道刺激性小,药性温和,代谢快,基本不存在患者变成顽固性便秘的风险。实验表明本化合物主要激动肠组织,对胃基本无激动作用,不存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一系列呕吐恶心等胃部刺激症状的风险。
CP0119主要分布在肠道,在胃组织中很少分布,因此对胃的刺激性较小,特别对于体质较为虚弱的老年人与女性,后期开发为药物时,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时在孕鼠和幼鼠给药实验中也可以证明,CP0119不仅能够应用于成人,也可以应用于孕妇,儿童,安全性非常好,适用人群广泛。
鉴于我国日益增长的便秘患者人群,CP0119作为本土药物,具有药效显著、安全性可靠、市场价格低等优势,必将迅速成为老百姓认可的药物。该药物的开发不仅为功能性肠蠕动乏力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再开发价值,而且将降低患者用药费用,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根治与缓解治疗,及对整个医药卫生保障的减负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合作模式:
本项目预计需要500-800万完成临床前正式研究,临床费用需要5000万。课题组接受任何形式的合作,可临床前单独合作,转让等等。
已获得的知识产权:
申请号:201610901006.5大环内酯衍生物及其用途
申请号:201610903152.1一种大环内酯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申请号:201510061302.4阿奇霉素和类似物作为治疗功能性肠蠕动乏力药物的应用
申请号:201510212413.0大环内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项目简介:
我国功能性便秘患者有将近7000万,且患病率明显呈增加趋势。课题组研究发现,化合物CP0119是一种大环内酯类衍生物,可以选择性地激动肠道肠肌细胞上的胶转蛋白(transgelin),使得transgelin与actin蛋白作用增强进而引起人肠平滑肌细胞收缩能力增加,从而发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的效果。已开展的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成药性价值,拟开发适应证为结肠慢传输性便秘。CP0119的研发成功不仅将形成一种可长期服用,有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药物,而且为功能性肠蠕动乏力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本项目拟将该化合物开发成化学药品1类新药。涉及到药学研究、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完成临床前研究并提交IND。
技术创新点和阶段性成果:
1、化合物CP0119在阿托品便秘模型和硫糖铝便秘模型上均具有很好的促肠蠕动能力,药效优于阳性药西沙必利。
2、通过初步药效药代安全性研究,最终确定化合物CP0119可以通过促进肠道肠肌细胞中transgelin与actin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肠平滑肌细胞收缩,导致肠道蠕动增加,从根本上治疗与缓解便秘。
3、此化合物工艺稳定,重现性好,并且已经建立了CP0119体内外分析检测方法,完成了基本的理化性质表征,研究显示稳定性良好,半衰期合理,生物利用度较好。完成成药性评价。
市场应用前景:
与其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相比,CP0119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强,开发成功后,国内易得,患者认同感更强。
目前国内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主要有中药和西药两种,但据调查患者满意度并不高,平均满意度只有4.8分,68%的患者在两年内尝试过新的便秘药物。
以常用的中药为例,包括车前番泻颗粒、麻仁软胶囊等,此类药物主要成分多为番泻叶与大黄,但据患者调研,老年患者服用番泻叶后会出现头痛及频繁呕吐,血压剧升或剧降,严重者甚至休克;番泻叶的泻下成分还可通过乳汁引起小儿腹泻,并且长期服用苦寒寒阴沉之药,必致胃气先伤,继而五脏皆无生气,存在患者从一般的习惯性性便秘(可逆的、可治愈)变成顽固性便秘的现象。
市场内还存在一些增强胃肠肌运动的药物。如西沙比利、莫沙必利、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等,但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和伊托必利对结肠的促动力作用不大,对功能性肠蠕动乏力疗效欠佳,对胃肠选择性不高,常多见胃肠道副作用以及心血管副作用,患者的满意度并不高。
而CP0119作为小分子化合物改构后得到的化合物,不含番泻叶,同时不直接刺激肠粘膜。动物实验表明喂食CP0119后,排便量增加,但为软便,没有水样便产生,患者服用后感受会更好,并且本药主要通过促进肠道蠕动进行排便,非刺激性泻剂,对肠道刺激性小,药性温和,代谢快,基本不存在患者变成顽固性便秘的风险。实验表明本化合物主要激动肠组织,对胃基本无激动作用,不存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一系列呕吐恶心等胃部刺激症状的风险。
CP0119主要分布在肠道,在胃组织中很少分布,因此对胃的刺激性较小,特别对于体质较为虚弱的老年人与女性,后期开发为药物时,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时在孕鼠和幼鼠给药实验中也可以证明,CP0119不仅能够应用于成人,也可以应用于孕妇,儿童,安全性非常好,适用人群广泛。
鉴于我国日益增长的便秘患者人群,CP0119作为本土药物,具有药效显著、安全性可靠、市场价格低等优势,必将迅速成为老百姓认可的药物。该药物的开发不仅为功能性肠蠕动乏力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再开发价值,而且将降低患者用药费用,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根治与缓解治疗,及对整个医药卫生保障的减负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合作模式:
本项目预计需要500-800万完成临床前正式研究,临床费用需要5000万。课题组接受任何形式的合作,可临床前单独合作,转让等等。
已获得的知识产权:
申请号:201610901006.5大环内酯衍生物及其用途
申请号:201610903152.1一种大环内酯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申请号:201510061302.4阿奇霉素和类似物作为治疗功能性肠蠕动乏力药物的应用
申请号:201510212413.0大环内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