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郝祁
所在地:广东深圳市
※ 成果简介: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制造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企业上层管理和设计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也取决于车间底层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后者在一定意义上更加困难:普通机床造成信息盲区,车间布线困难,调度的不确定性等。传统的 FMS 排斥人的参与。
该工程提出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人机协同车间数字化制造模式,它是一个三层结构,如图,即基于有线和无线局域网的管理层、掌握车间数字助理的现场调度员层和采用掌上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设备层。
车间数字助理通过 802.11x 和管理层与设备层通信。数控系统由掌上部分和嵌入机床的固定部分组成,彼此通过蓝牙通信。采用 Windows CE.NET 作为车间数字助理和数控系统的操作统平台。采用人机协同的多 Agent 调度策略。新的数控系统把以机器为中心的操作模式改为以人为中心,一人能同时操作 8 台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构成一个人机协同工作的加工单元,比传统的 FMS 更灵活、更可靠。 ※ 工程简介:
针对战时公路和机场混凝土道面的快速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速干混凝土凝结时间短、加工和施工困难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可根据各种快干混凝土配方在现场实时搅拌浇注的设备,该设备可加快施工进度,避免材料浪费,且移动迅速,是快速修复混凝土道面的理想设备。
※ 主要功能:
根据快干混凝土配方,按比例定时定量连续投放各组成成分并实时搅拌、混合及浇注。
※ 技术指标:
设计指标固体料仓容积 5m3,液舱容积 1 0.3m3,搅拌能力 20m3/h
※ 技术先进性和创新点:
快干混凝土实时搅拌及施工 布。红外和可见光的信息叠加,可以帮助无人机更好地实现目标辨识和环境理解。本项目拟与昆明物理研究所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具有多光谱计算机视觉能力的智能云台。开发无人机无线充电与在移动交通工具上降落能力
无人机的主要短板在于其有限的续航能力(<5公里)。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移动地面站的蓄电能力对降落的无人机及时充电。这需要实现无人机智能云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设计以及无人机利用地面站上充电桩的定位能力。本项目拟与某公司一起实现无人机无线充电、定位的功能。
无人机在接近地面或建筑物附近由于GPS信号和气压计读数不准等问题,需要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智能感知技术配合来提高自定位的精度。同时,如何提高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飞控、导航、目标追踪以及规划能力,仍然是实现智能无人机的关键技术。本项目拟开发智能地理信息一体化技术、智能传感器融合技术、避障导航技术、目标追踪技术等,来实现智能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各项功能。
技术先进性
目前,我们课题组已拥有了各类多旋翼无人机、氦气飞艇、以及无人机的自动驾驶、软硬件设计等技术;拥有大容量蓄电能力、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无线充电能力的移动地面站;拥有不同种类无人机光电吊舱。
自主开发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无人机飞控算法。
自主开发的大视野变焦阵列相机技术。
自主开发的高精度自稳定电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