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罗巧玉
所在地:青海西宁市
我省湿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全省沼泽湿地面积近70%。成果直面困扰高寒沼泽湿地严重退化的实际问题展开技术攻关,以解决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和湿地植物繁育技术等瓶颈问题为切入点,实现了高寒沼泽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创新,突破了高寒湿地关键物种栽培繁育瓶颈,提出高寒湿地新分类,揭示不同类型湿地动态演变与退化机理,形成一套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技术体系,为高寒沼泽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技术指标:实现了高寒沼泽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创新,使中度及以下退化高寒沼泽湿地植被覆盖度提高29%;使重度退化湿地蓄水量达到0.1m3/m2~0.2m3/m2,塄坎植被盖度达63.3%。突破了高寒沼泽湿地关键物种栽培繁育瓶颈;建立了杉叶藻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提出基于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基础的高寒湿地新分类,揭示不同类型湿地动态演变与退化机理。
应用领域:属生态、生物、环境科学与工程学交叉学科领域。
市场前景:高寒沼泽湿地对本地区乃至全球环境演化有着深刻影响,该成果对高寒沼泽湿地保护及退化区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产生积极贡献,对我省祁连、三江源等高寒沼泽湿地的保护与修复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该成果可复制性强、适应面广、技术成熟度高,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