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董全民
所在地:青海西宁市
项目以典型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机理研究-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实施,在实验点、示范区和区域三个层面上结合高寒草地健康评价与退化草地治理工程,可视化诊断了高寒草地健康状态,定量分析了高寒草地退化成因及因子贡献率,揭示了退化演替的生态过程及其特征;驯化选育出适宜高寒草地恢复治理的牧草新品种,研发出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生态-生产功能提升技术、高寒人工草地生产-生态群落稳定性调控技术,创建了人工草地分类经营与管理技术模式;开发了退化草地修复治理与信息化管理系统,量化了不同恢复措施的生产、生态效益,系统开展了技术体系的示范与推广;兼顾基础理论研究、健康诊断评价、信息技术管理、关键技术突破及创新模式集成,最终达到高寒草地生态恢复和生产功能提升、高寒牧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的目的。
技术指标:量化了高寒草地退化的因子贡献率;可视化诊断了高寒草地健康状态;研发出高寒草地生态-生产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体系;指导推广高寒草地综合治理面积1502.47万亩、退牧还草与饲草基地建设4568.51万亩;取得相关科技成果3 项,登记审定牧草新品种2个,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件。
应用领域:资源环境
市场前景:成果支撑了我省高寒退化草地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我省退牧还草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增强了当地农牧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实现了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赢。项目成果在三江源一期和二期工程、青海湖流域和祁连山退化草地综合治理工程以及退牧还草与饲草基地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指导推广高寒草地综合治理面积 1502.47 万亩、退牧还草与饲草基地建设4568.51 万亩;建立同德无芒披碱草和同德贫花鹅观草良种扩繁基地分别为8750 亩和1240 亩,推广面积分别为78.75 万亩和9.9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