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17671]含油污泥微生物协同处置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康老师

所在地:陕西西安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简介: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也是石油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环保难题。对含油污泥的治理有多种方法,生物法因其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生产单位的关注,已成为含油污泥治理的重要方法和技术。但含油污泥中所含的石油烃的水溶性低,较难被微生物利用,是生物修复法所面临的一个是难题。

含油污泥微生物协同处置技术,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共同研发的污染物定向降解、生物工程资源化以及生态安全控制等技术,创造性地将专性微生物制剂与含油污泥中土著微生物的协同诱导激励作用有机融合,专性菌剂自身可分泌鼠李糖等表活剂及丰富的降解酶类,促使形成诱导优势土著菌繁殖的代谢底物,从而完成专性菌诱导土著菌的前驱循环。土著微生物可高效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并生成反向激励专性菌增殖的小分子产物,完成专性菌与土著菌协同降解的闭合循环回路。结合所开发的系列生物工程资源化技术装备,实现污泥中富集污染物的规模性无害化处置和油气田井场的环境修复,具有效果显著、实用性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该技术解决了生态脆弱区油气开发过程中长期以来污染物堆填掩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井场周边沙漠化治理与土壤改良提供了生物工程保障。污泥无害化处置后用于土壤及沙漠改良、建筑和路基材料制备等,运用该技术,油气田井场生态恢复面积33.28万亩,生产的生物修复土基用于沙漠修复,种植耐旱经济植物16公顷,治理沙坑27公顷。

应用范围: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与资源化


项目简介: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也是石油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环保难题。对含油污泥的治理有多种方法,生物法因其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生产单位的关注,已成为含油污泥治理的重要方法和技术。但含油污泥中所含的石油烃的水溶性低,较难被微生物利用,是生物修复法所面临的一个是难题。

含油污泥微生物协同处置技术,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共同研发的污染物定向降解、生物工程资源化以及生态安全控制等技术,创造性地将专性微生物制剂与含油污泥中土著微生物的协同诱导激励作用有机融合,专性菌剂自身可分泌鼠李糖等表活剂及丰富的降解酶类,促使形成诱导优势土著菌繁殖的代谢底物,从而完成专性菌诱导土著菌的前驱循环。土著微生物可高效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并生成反向激励专性菌增殖的小分子产物,完成专性菌与土著菌协同降解的闭合循环回路。结合所开发的系列生物工程资源化技术装备,实现污泥中富集污染物的规模性无害化处置和油气田井场的环境修复,具有效果显著、实用性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该技术解决了生态脆弱区油气开发过程中长期以来污染物堆填掩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井场周边沙漠化治理与土壤改良提供了生物工程保障。污泥无害化处置后用于土壤及沙漠改良、建筑和路基材料制备等,运用该技术,油气田井场生态恢复面积33.28万亩,生产的生物修复土基用于沙漠修复,种植耐旱经济植物16公顷,治理沙坑27公顷。

应用范围: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与资源化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5001458号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