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6813]印制电路板行业中含铜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集成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金属材料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ZL201410191830.7
交易方式:
技术入股
联系人:
林建兴
进入空间
所在地:广东广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针对印制电路板行业含氯、氨、铜等重金属离子蚀刻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开发出适合不同环境体系(酸性废蚀刻液体系、碱性废蚀刻液体系)下高浓度铜的高效萃取、隔膜电解、自动化控制等整套蚀刻废液的绿色回收与再生集成技术及设备。实现了酸性、碱性蚀刻液中铜一次萃取率达99。5%以上,打破了国际上认为不可能采用萃取法从酸性蚀刻液回收铜的观点,解决高浓度铜萃取率低、超标氯离子导致金属阳极溶解快、高硫酸根引发蚀刻速度慢的行业共性难题。已在广东、江西、江苏、天津等省市十余家PCB企业推广应用。 广东省快速发展的印制电路板产业所产生的大量含氨、铵盐、氯离子、铜等重金属离子的蚀刻废液和洗涤废水,属典型的危险液体废物,同时又是一种价值不菲、再生利用潜力巨大的复合资源。蚀刻废液回收利用技术以萃取电沉积、膜电解及碱式氯化铜为主,虽然都能对铜进行回收,但未能解决全部有价资源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问题,不具备普适性。
项目团队经不断努力,在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要求及经济、易行、实用、高效的原则下,依据印制电路板蚀刻液蚀刻原理、蚀刻废液成份及蚀刻工艺控制条件,开发了适合不同环境体系(酸性废蚀刻液体系、碱性废蚀刻液体系)下高浓度铜的高效萃取、隔膜电解、自动化控制等整套蚀刻废液的绿色回收与再生集成技术及设备。实现了酸性、碱性蚀刻液中铜一次萃取率达99。5%以上,打破了国际上认为不可能采用萃取法从酸性蚀刻液回收铜的观点,解决了高浓度铜萃取率低、超标氯离子导致金属阳极溶解快、高硫酸根引发蚀刻速度慢的行业共性难题。
市场成熟度:本技术目前已在广东、江西、江苏、天津等省市的十余家PCB企业推广应用,不仅消除了含铜废水和铜回收等引起的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废水再生利用、同时为实施企业节约了大量蚀刻药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申请发明专利4件,获得授权专利4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4篇,“印制电路板行业中含铜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印制电路板行业含氯、氨、铜等重金属离子蚀刻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开发出适合不同环境体系(酸性废蚀刻液体系、碱性废蚀刻液体系)下高浓度铜的高效萃取、隔膜电解、自动化控制等整套蚀刻废液的绿色回收与再生集成技术及设备。实现了酸性、碱性蚀刻液中铜一次萃取率达99。5%以上,打破了国际上认为不可能采用萃取法从酸性蚀刻液回收铜的观点,解决高浓度铜萃取率低、超标氯离子导致金属阳极溶解快、高硫酸根引发蚀刻速度慢的行业共性难题。已在广东、江西、江苏、天津等省市十余家PCB企业推广应用。 广东省快速发展的印制电路板产业所产生的大量含氨、铵盐、氯离子、铜等重金属离子的蚀刻废液和洗涤废水,属典型的危险液体废物,同时又是一种价值不菲、再生利用潜力巨大的复合资源。蚀刻废液回收利用技术以萃取电沉积、膜电解及碱式氯化铜为主,虽然都能对铜进行回收,但未能解决全部有价资源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问题,不具备普适性。
项目团队经不断努力,在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要求及经济、易行、实用、高效的原则下,依据印制电路板蚀刻液蚀刻原理、蚀刻废液成份及蚀刻工艺控制条件,开发了适合不同环境体系(酸性废蚀刻液体系、碱性废蚀刻液体系)下高浓度铜的高效萃取、隔膜电解、自动化控制等整套蚀刻废液的绿色回收与再生集成技术及设备。实现了酸性、碱性蚀刻液中铜一次萃取率达99。5%以上,打破了国际上认为不可能采用萃取法从酸性蚀刻液回收铜的观点,解决了高浓度铜萃取率低、超标氯离子导致金属阳极溶解快、高硫酸根引发蚀刻速度慢的行业共性难题。
市场成熟度:本技术目前已在广东、江西、江苏、天津等省市的十余家PCB企业推广应用,不仅消除了含铜废水和铜回收等引起的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废水再生利用、同时为实施企业节约了大量蚀刻药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申请发明专利4件,获得授权专利4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4篇,“印制电路板行业中含铜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