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遗传资源研究与创新利用。
成果简介:
通过对我国禽类遗传资源重新调查、科学评价和分类整理,全面揭示了我国地方鸡种的种质特性;首次对我国地方鸡品种的生长发育、肌肉品质、肌肉组织学、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生化指标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首次建立了肉质性状评定体系,形成了肉质性状最佳选择指数;从形态、外貌、生化、细胞及分子水平多层次评价了我国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了微卫星标记多态信息数据库;对肉质性状相关的优异基因资源进行挖掘,发现了ADSL1、EX- FABP、NRAMP1、TLR4、Mx基因可作为鸡肉质和抗性的候选基因;经连续几个世代的分离群验证,筛选出影响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基因,并进行有利基因分子聚合,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通径理论建立了分子标记育种模型,提出了肉质与抗性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案;培育出优质肉鸡配套系-“雪山鸡”。获2011年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研制了家鸡多层次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方案;(2)建立了家鸡微卫星标记多态信息数据库;(3)形成了家鸡肉品质评价体系;(4)构建了肉质和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案。
市场前景:
该项目提出了优质鸡育种的新技术,推动了我国优质鸡产业的品种更新和良种覆盖面;加快特色畜禽产业板块的形成,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应用范围:优质家禽新品种(配套系)的育种与产业推广。
投资要求:有一定特色的基础群体,相关育种设施,经费投入在100-200万。
合作方式:以技术转让、服务以及入股模式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