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陈勇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我国是世界上果蔬生产和销售大国,水果总产量达2.52亿吨/年,产值近1.8万亿元。果蔬采后存在品质劣变快、病害腐烂严重和保鲜期短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据统计,每年约1/3的新鲜果蔬损失于采后贮运销环节,经济损失超数千亿元。为了减少果蔬腐烂,往往使用较高浓度的化学杀菌剂进行采后处理,不仅引起环境污染,而且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植物所科研人员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展果蔬采后生理学基础及保鲜技术研究,在系统研究不同果实成熟衰老特征、品质保持调控机制、采后生理病理学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系列针对不同果蔬品类的绿色防病保鲜技术,可有效地延缓果实成熟衰老进程、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发病率、延长果实贮藏保鲜时间,同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持果实采后品质安全和提高市场价值。相关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经过与多省市试验和示范,该技术广泛适用于苹果、梨、甜樱桃、葡萄、芒果、猕猴桃、枣、枸杞、沙葱、竹笋等果蔬产品的贮藏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