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张进
所在地:四川成都市
我国是世界山地大国,山地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64.9%。近年来,山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矿产水电资源开发,以及自然发生的地质灾害等导致产生巨量的石质边坡。然而,传统的以草本植被为主的恢复工程,挂网客土成本高、景观覆绿效果差、自我维持能力低。研究团队利用苔藓等先锋植物的裸岩峭壁着生、极端逆境耐受和生态系统工程师等特点,创新性地研发形成了“川西山地裸岩边坡苔藓植被近自然恢复关键技术体系”,获四川省省级成果评价“创新性突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解决了山地石质边坡植被恢复工程技术难题。
主要成果包括:(1)耐逆藓种上,系统调查收集了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优良耐逆苔藓种质资源近400种,筛选出适宜西南山地干旱河谷、中山、亚高山、高山气候的乡土石生藓种10余种(软著2023SR0284127、2020SR0922233);(2)繁育生产上,研发了孢子-原丝体室内快速繁育技术和配子体野外包衣促生技术,繁育生产效率较自然生境下提高近6倍,建立了规模化的苔藓恢复材料繁育生产基地(ZL202020760845.1、ZL202022026602.8、ZL202121663826.8、ZL202121550391.6、ZL202210018219.9);(3)固着基质上,筛选出了成本低、可降解、保水能力强的固着促生基质材料,创制出夜间吸水-白天释水的温敏型超吸湿基质薄膜(US11247945B2、GB2597602、ZL202011227379.1、ZL202010837456.9、ZL202210087646.2、ZL 2023 1 0025675.0);(4)技术工法上,研发了苔藓生态毯预制材料,研发了道路石质边坡、水电站坝体、高陡砾石堆、裸岩峭壁等多种技术模式和藓毯铺设、藓片移植、茎叶体喷播等多种施工技法,高陡石质边坡植被恢复成本降低35.4-53.9%,节省工时45.6-62.7%(专利ZL202111193641.X、ZL202220970178.9、标准Q/510107CDSW 001-2023、Q/510107CDSW 002-2003、Q/510107CDSW 003-2003)。
本成果首次将先锋植物苔藓等用于近自然植被恢复工程,具有覆绿快、效果好、免维护、低成本、生态功能显著等优点,是解决高陡石质边坡植被恢复的原创性、突破性、系统性技术成果。
本成果在九寨沟荷叶寨、五花海等地震灾后重建中规模化示范应用,取得极佳效果;已进入九寨沟灾后裸露山体修复、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的作业设计或技术指南,技术成熟度高、推广应用性强。
本成果可在道路边坡、废弃矿山、水电站坝体、裸露山体覆绿、城市立体绿化中应用推广,特别适合于坡度大于60°、高差大于10米的具有高、陡、难、贵特点的边坡恢复工程;成果能够拓展到传统乔灌草植被恢复工程中,技术上不可行、或者经济上不合理的新场景,创造了生态恢复工程的新增长点,为落实近自然修复指南原则、实现高水平“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