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项目提出了隧道洞门形式分类及其适用条件;编制了隧道洞门信息管理数据库;提出了隧道洞口段支护结构设计参数;提出了隧道正交进洞、斜交进洞、侧向进洞及单向进洞的适用条件和方法;探讨了超前双排注浆小导管支护机理,提出了隧道洞口段超前双排注浆小导管支护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和使用范围;编制了《西部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洞口段设计施工技术指南》。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 项,申请发明专利3 项(已进入实审阶段),出版专著1 部。
成果被纳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陕西省公路建设工程质量要点》、《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工艺》和《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作业标准化培训教材-隧道工程》,编制了企业标准《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连续刚构桥梁和隧道),应邀举办了6 次共计650余人参加的专题培训讲座,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 篇(EI 收录7 篇),培养工学硕士6 名,培养工学博士1 名。
成果特点
本项目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至茂名线(G65)陕西境小河~安康段16 座隧道、十堰至天水线(G7011)陕西境石泉段6 座隧道为依托工程,历时4 年多,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调研分析、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洞口段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应用前景
研究成果有力支持了依托工程建设,保证了依托工程的施工及运营安全,并在50 余座公路隧道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减少了洞口开挖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充分保护了环境。
成果简介
项目提出了隧道洞门形式分类及其适用条件;编制了隧道洞门信息管理数据库;提出了隧道洞口段支护结构设计参数;提出了隧道正交进洞、斜交进洞、侧向进洞及单向进洞的适用条件和方法;探讨了超前双排注浆小导管支护机理,提出了隧道洞口段超前双排注浆小导管支护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和使用范围;编制了《西部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洞口段设计施工技术指南》。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 项,申请发明专利3 项(已进入实审阶段),出版专著1 部。
成果被纳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陕西省公路建设工程质量要点》、《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工艺》和《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作业标准化培训教材-隧道工程》,编制了企业标准《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连续刚构桥梁和隧道),应邀举办了6 次共计650余人参加的专题培训讲座,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 篇(EI 收录7 篇),培养工学硕士6 名,培养工学博士1 名。
成果特点
本项目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至茂名线(G65)陕西境小河~安康段16 座隧道、十堰至天水线(G7011)陕西境石泉段6 座隧道为依托工程,历时4 年多,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调研分析、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洞口段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应用前景
研究成果有力支持了依托工程建设,保证了依托工程的施工及运营安全,并在50 余座公路隧道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减少了洞口开挖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充分保护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