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23955]以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成型泡沫塑料制品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塑料原料与制品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成果简介:超临界CO_2发泡剂与化学发泡剂相比有发泡率高,无残留物,对制品机械性能及表面色泽无影响等优点;与其他物理发泡剂相比,有不燃不爆、无毒、不腐蚀设备、绿色环保及价廉等优点。该技术能提高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性,降低聚合物熔体的挤出温度,从而节约能源。与国外同类型技术及设备相比,该技术所需的设备成本低,约为国外设备报价的1/5-1/10,且可对以丁烷为发泡剂的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节约企业的投资成本。技术指标或产品性能:目前已能稳定挤出泡孔直径为33μm,泡孔密度为108个/cm^3的PS发泡管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适用范围及市场前景:作为其他发泡剂的替代技术,主要用于生产各种泡沫塑料制品,市场前景广阔。项目投资条件及投资额:该项目的前期研究已投资约40万元,后续的实际应用研发投资额约为50-60万元。成果所处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知识产权或已应用情况: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320119398.8。
            
                成果简介:超临界CO_2发泡剂与化学发泡剂相比有发泡率高,无残留物,对制品机械性能及表面色泽无影响等优点;与其他物理发泡剂相比,有不燃不爆、无毒、不腐蚀设备、绿色环保及价廉等优点。该技术能提高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性,降低聚合物熔体的挤出温度,从而节约能源。与国外同类型技术及设备相比,该技术所需的设备成本低,约为国外设备报价的1/5-1/10,且可对以丁烷为发泡剂的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节约企业的投资成本。技术指标或产品性能:目前已能稳定挤出泡孔直径为33μm,泡孔密度为108个/cm^3的PS发泡管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适用范围及市场前景:作为其他发泡剂的替代技术,主要用于生产各种泡沫塑料制品,市场前景广阔。项目投资条件及投资额:该项目的前期研究已投资约40万元,后续的实际应用研发投资额约为50-60万元。成果所处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知识产权或已应用情况: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320119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