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纤维(锦纶)是最早被商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具有亲水亲肤、耐磨、耐碱、耐疲劳、强度好等优良特性。纤维细旦化是差别化纤维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尼龙产品的发展趋势之一。但由于尼龙分子的结构特性(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具有紧密的分子结构),造成在熔融纺丝过程中过快结晶而不易拉伸变形制成更细的纤维,阻碍了尼龙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稀土细旦尼龙长丝技术是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徐光宪院士、徐端夫院士领导下,历时近20年研发成功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制造技术。该技术利用稀土元素与尼龙分子的配位络合作用延缓尼龙熔体结晶并提高熔体强度,从而改善尼龙熔体的可纺性,可高质量生产出单丝纤度0。5-0。9旦的细旦尼龙长丝。该项目的成功突破了尼龙细旦化的世界难题,为尼龙应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目前项目已完成中试进入试生产和产业化推广阶段,2012年在1。8吨/天的工业纺丝设备上实现了连续10天稳定生产,同时基本完成了织布、染整、制衣等应用研发工作。产品相较于常规尼龙具有更加优异的透气性、柔顺性、舒适性和染色性,可进一步提高纤维的品质和价值,制造各种高档服装、医疗用品、军需品、过滤分离材料、生物工程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