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为山东省星火计划项目,编号为2011XH06014 姜瘟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发生,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即有发生。中国主要生姜栽培区常年由于姜瘟病的危害而损失30%-40%,重病田损失高达70%以上,这严重影响着中国生姜的产量和品质。 生产中防控姜瘟病所用化学药剂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化学农药对人畜、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潜在影响以及植物病原菌抗性的发展,使得化学农药的使用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限制。植物源农药作为生物合成农药的一部分,以其低毒、选择性高、易降解等特点,是病虫害防治的首选绿色药剂。因此应用并推广植物源杀菌剂防控姜瘟病,对提高生姜质量安全、姜农效益、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成果: 1.调查了山东地区生姜主产区姜瘟病首发时间、发病高峰、温度、降雨量、降雨持续天数、种植制度、施肥状况,摸清了山东地区姜瘟病发病因素。 2.姜瘟病防治要抓住关键时期。药剂浸种加出苗、三股杈、大培土时灌根,防治效果优于发病初期连续用药四次和发病高峰前连续用药四次。同时关键时期用药,不但防效高,而且生姜纯收益较高。植物源杀菌剂姜瘟净(黄芪多糖、小蘖碱、紫草素≧2.8%)防治姜瘟效果较好,关键时期用药每亩生姜收益较清水对照提高5609.2元。 3.无论是姜瘟病发病初期、发病高峰前用药,还是药剂浸种加出苗、三股杈、大培土时灌根,使用植物源杀菌剂姜瘟净水剂防治姜瘟病效果较好,而且显著促进生姜生长。 4.在山东不同气候环境生姜种植区姜瘟净防治姜瘟病效果均表现较好,用姜瘟净浸种加之出苗、三股杈、大培土时灌根,对姜瘟病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本项目创新点、先进性: 1.试剂选择的新颖性。本项目首次将植物源杀菌剂(黄芪多糖、小蘖碱、紫草素≧2.8%)用于姜瘟病防治。 2.试验设计的系统性。本项目将植物源杀菌剂(黄芪多糖、小蘖碱、紫草素≧2.8%)防治姜瘟病,系统研究了与生姜姜瘟病常规防治药剂在发病初、发病高峰前、生长关键时期连续用药的效果、对生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用药后生姜纯收益比较。
本项目为山东省星火计划项目,编号为2011XH06014 姜瘟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发生,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即有发生。中国主要生姜栽培区常年由于姜瘟病的危害而损失30%-40%,重病田损失高达70%以上,这严重影响着中国生姜的产量和品质。 生产中防控姜瘟病所用化学药剂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化学农药对人畜、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潜在影响以及植物病原菌抗性的发展,使得化学农药的使用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限制。植物源农药作为生物合成农药的一部分,以其低毒、选择性高、易降解等特点,是病虫害防治的首选绿色药剂。因此应用并推广植物源杀菌剂防控姜瘟病,对提高生姜质量安全、姜农效益、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成果: 1.调查了山东地区生姜主产区姜瘟病首发时间、发病高峰、温度、降雨量、降雨持续天数、种植制度、施肥状况,摸清了山东地区姜瘟病发病因素。 2.姜瘟病防治要抓住关键时期。药剂浸种加出苗、三股杈、大培土时灌根,防治效果优于发病初期连续用药四次和发病高峰前连续用药四次。同时关键时期用药,不但防效高,而且生姜纯收益较高。植物源杀菌剂姜瘟净(黄芪多糖、小蘖碱、紫草素≧2.8%)防治姜瘟效果较好,关键时期用药每亩生姜收益较清水对照提高5609.2元。 3.无论是姜瘟病发病初期、发病高峰前用药,还是药剂浸种加出苗、三股杈、大培土时灌根,使用植物源杀菌剂姜瘟净水剂防治姜瘟病效果较好,而且显著促进生姜生长。 4.在山东不同气候环境生姜种植区姜瘟净防治姜瘟病效果均表现较好,用姜瘟净浸种加之出苗、三股杈、大培土时灌根,对姜瘟病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本项目创新点、先进性: 1.试剂选择的新颖性。本项目首次将植物源杀菌剂(黄芪多糖、小蘖碱、紫草素≧2.8%)用于姜瘟病防治。 2.试验设计的系统性。本项目将植物源杀菌剂(黄芪多糖、小蘖碱、紫草素≧2.8%)防治姜瘟病,系统研究了与生姜姜瘟病常规防治药剂在发病初、发病高峰前、生长关键时期连续用药的效果、对生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用药后生姜纯收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