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是2009年度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利用煤矸石制备预制构件的研究”,项目编号:092102310233。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该项目研究成果可作为市政及土建等工程建设中的非预应力和预应力构件制作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主要技术原理是在原有C30普通混凝土配置基础上,通过添加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弃物,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改善其耐久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研究所选煤矸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其用于混凝土配制的可行性,并制备出满足混凝土配制要求的煤矸石。 (2)配制C30普通混凝土,研究煤矸石(取代粗骨料)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掺量范围。 (3)在保证力学性能能满足C30混凝土要强求的前提下,探讨粉煤灰、矿渣(取代水泥)掺量对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 (4)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大掺量工业废弃物配制煤矸石混凝土的最佳配比。 (5)研究煤矸石混凝土的微观反应机理。 (6)进行工程应用。 本课题充分利用了工业废弃物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变废为宝,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同时,利用煤矸石代替天然骨料,为有效保护自然资源、防止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课题追踪行业及科研发展趋势,率先提出利用煤矸石取代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并通过掺加粉煤灰、矿渣等外掺料改善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并且这些工业废弃物大都价格低廉,有效较低产品成本。 由本课题的试验结果发现,高活性掺和料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冻、抗氯离子渗透、抗硫酸盐侵蚀等耐久性能都较普通混凝土有显著提高,达到预期效果,对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保功效显著。
该项目是2009年度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利用煤矸石制备预制构件的研究”,项目编号:092102310233。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该项目研究成果可作为市政及土建等工程建设中的非预应力和预应力构件制作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主要技术原理是在原有C30普通混凝土配置基础上,通过添加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弃物,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改善其耐久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研究所选煤矸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其用于混凝土配制的可行性,并制备出满足混凝土配制要求的煤矸石。 (2)配制C30普通混凝土,研究煤矸石(取代粗骨料)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掺量范围。 (3)在保证力学性能能满足C30混凝土要强求的前提下,探讨粉煤灰、矿渣(取代水泥)掺量对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 (4)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大掺量工业废弃物配制煤矸石混凝土的最佳配比。 (5)研究煤矸石混凝土的微观反应机理。 (6)进行工程应用。 本课题充分利用了工业废弃物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变废为宝,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同时,利用煤矸石代替天然骨料,为有效保护自然资源、防止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课题追踪行业及科研发展趋势,率先提出利用煤矸石取代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并通过掺加粉煤灰、矿渣等外掺料改善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并且这些工业废弃物大都价格低廉,有效较低产品成本。 由本课题的试验结果发现,高活性掺和料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冻、抗氯离子渗透、抗硫酸盐侵蚀等耐久性能都较普通混凝土有显著提高,达到预期效果,对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保功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