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针对南方油茶林地土壤肥力衰退,有效养分含量低,且持续供应能力不足的现状,以提高油茶产量和茶油品质为目标,围绕油茶林地土壤肥力、油茶树体营养特征、油茶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开展油茶林地土壤肥力质量调查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的油茶专用生态多功能肥研制、提质富硒肥的研制与应用,完善油茶林地土壤肥力评价技术和施肥技术体系,促进油茶丰产稳产和优质生产。该成果主要技术要点: (1)构建了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技术体系 确定了不同母岩发育的红壤油茶林地土壤质量限制因子,从28个土壤理化、生化指标中筛选出9个关键性评价指标,构建了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 (2)建立了富硒茶油施肥技术体系 确定了富硒茶油生产的可行性,研制了磷酸硒钾、油茶专用硒肥等土施硒肥,腐殖酸硒酶、腐殖酸硒等叶面硒肥,采用富硒施肥技术生产的茶油达到富硒标准,提高了角鲨烯等功能成分含量。 (3)油茶专用功能肥料研制与应用 利用茶枯、菜枯等农林废弃物,研制出油茶专用生态有机肥、专用生物菌肥等肥料,提供油茶充足养分的同时,还大大改良土壤,提高肥效,实现肥料利用率最大化。 (4)油茶综合施肥技术体系构建 集成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富硒肥料施用、油茶多功能专用肥料施用等技术,建立了油茶综合施肥技术体系。 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莲塘坳镇天华公司油茶基地营建的“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及专用多功能肥研制与应用”6年生试验示范林,2018年10月18日经专家组测定:施用项目组研制的专用肥比对照组平均单株产量提高2.1kg,每亩增产231.0 kg。研制的油茶专用生物菌肥有效改良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15%左右,同时促进土壤磷的活化利用;该研究开发的有机油茶专用生态有机肥,所含有机质≥40%,达到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和NY 798-2015的要求;有机油茶专用生态有机肥(SF)比有机肥(OF)产量高出34.6%,比对照高出75%;硒肥能显著提高茶油中的硒含量,达到了0.05mg/kg的富硒茶油标准。 “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及专用多功能肥研制与应用”成果根据土壤立地条件和质量,通过专用肥料的使用,大大提高油茶肥料的利用效率,为丰产林的营造、可持续经营奠定了技术基础。该技术成果在湖南攸县、邵阳等多地使用,由于具有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林农欢迎。2014~2018年项目组累计使用面积达1.5万亩,促进油茶丰产稳产、提质增效。在成果完成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授权实用新型3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EI收录3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1名。
针对南方油茶林地土壤肥力衰退,有效养分含量低,且持续供应能力不足的现状,以提高油茶产量和茶油品质为目标,围绕油茶林地土壤肥力、油茶树体营养特征、油茶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开展油茶林地土壤肥力质量调查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的油茶专用生态多功能肥研制、提质富硒肥的研制与应用,完善油茶林地土壤肥力评价技术和施肥技术体系,促进油茶丰产稳产和优质生产。该成果主要技术要点: (1)构建了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技术体系 确定了不同母岩发育的红壤油茶林地土壤质量限制因子,从28个土壤理化、生化指标中筛选出9个关键性评价指标,构建了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 (2)建立了富硒茶油施肥技术体系 确定了富硒茶油生产的可行性,研制了磷酸硒钾、油茶专用硒肥等土施硒肥,腐殖酸硒酶、腐殖酸硒等叶面硒肥,采用富硒施肥技术生产的茶油达到富硒标准,提高了角鲨烯等功能成分含量。 (3)油茶专用功能肥料研制与应用 利用茶枯、菜枯等农林废弃物,研制出油茶专用生态有机肥、专用生物菌肥等肥料,提供油茶充足养分的同时,还大大改良土壤,提高肥效,实现肥料利用率最大化。 (4)油茶综合施肥技术体系构建 集成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富硒肥料施用、油茶多功能专用肥料施用等技术,建立了油茶综合施肥技术体系。 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莲塘坳镇天华公司油茶基地营建的“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及专用多功能肥研制与应用”6年生试验示范林,2018年10月18日经专家组测定:施用项目组研制的专用肥比对照组平均单株产量提高2.1kg,每亩增产231.0 kg。研制的油茶专用生物菌肥有效改良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15%左右,同时促进土壤磷的活化利用;该研究开发的有机油茶专用生态有机肥,所含有机质≥40%,达到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和NY 798-2015的要求;有机油茶专用生态有机肥(SF)比有机肥(OF)产量高出34.6%,比对照高出75%;硒肥能显著提高茶油中的硒含量,达到了0.05mg/kg的富硒茶油标准。 “油茶林地土壤质量评价及专用多功能肥研制与应用”成果根据土壤立地条件和质量,通过专用肥料的使用,大大提高油茶肥料的利用效率,为丰产林的营造、可持续经营奠定了技术基础。该技术成果在湖南攸县、邵阳等多地使用,由于具有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林农欢迎。2014~2018年项目组累计使用面积达1.5万亩,促进油茶丰产稳产、提质增效。在成果完成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授权实用新型3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EI收录3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