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不仅对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乃至人民生活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北斗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链条包含芯片、终端、通信、软件和服务等环节,其中位置服务居于产业链顶端,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引擎,只有北斗位置服务得到普遍应用,才会形成北斗产业链其他环节所需的消费市场。因此,需要研究并提出北斗位置服务的创新生产和运营模式,建立和发展北斗位置服务创新生产所需的基础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北斗位置服务的普遍应用,保障国家位置安全,实现北斗产业化目标。 项目在国家有关项目支持下,率先提出位置网创新技术理念,针对位置网关键技术及平台进行研究与开发,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成果,实现了位置服务的创新跨越式发展。主要的创新成果如下: 1. 位置信息平滑交换与路由技术。针对传统位置数据库的“烟囱式”结构,首次提出了位置数据库互联体系结构,采用“分层互联、统一交换”的思想,发明了位置信息交换与路由技术,突破了传统位置服务中各行业位置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技术瓶颈。同时,发明了位置信息匿名查询方法,解决了位置信息交换共享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2. 位置服务创新开放平台中数据和接口的统一管理方法。针对位置服务资源“异构化、海量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网络化软件定制方法的资源发现、封装和共享方法,采用“按需分配、集中组织”的思想,突破了位置网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数据资源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按需分配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位置服务资源的一站式透明访问。 3. 位置编码与IP网络地址编码的映射技术。针对位置编码“结构复杂、表示多样”的特点,提出了位置编码与IP网络地址编码的映射技术,突破了位置信息割裂在各个应用中、无法统一表示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位置信息在互联网空间的统一映射,完成了位置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同时引入位置掩码的概念,实现了地理区域的分级表现形式。 近三年新增经济效益约4.4亿元。建成了业界最大IPv6位置信息资源,包括800TB位置服务信息数据库,覆盖地图、POI、街景、测绘等数据资源,涵盖全国2856个城市的详细道路,路网里程超过409万公里,覆盖全国所有的省际、城际、国道和高速路,实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图全覆盖;包含丰富精准的道路交通信息:车道信息、通行方向、交通限制、交通时间限制、出口、服务区、道路名、立交桥、道路口等;包含超过2077万条POI信息,所有详细覆盖城市中的重要类别POI均能提供详细的门牌号、联系电话。项目的成果在智慧校园、公共物流云位置综合管理系统、基于北斗的前装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基于北斗的智能精准气象服务系统等进行了应用,导航电子地图及更新服务为亿级海量用户提供服务;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在多所大学推广;智慧物流位置云服务平台目前在全国推广,已落地应用;北斗/GPS双模车载智能物流终端推广超过10万台;车联网平台用户规模超过1万;动态交通信息年累计查询2.65亿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不仅对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乃至人民生活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北斗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链条包含芯片、终端、通信、软件和服务等环节,其中位置服务居于产业链顶端,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引擎,只有北斗位置服务得到普遍应用,才会形成北斗产业链其他环节所需的消费市场。因此,需要研究并提出北斗位置服务的创新生产和运营模式,建立和发展北斗位置服务创新生产所需的基础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北斗位置服务的普遍应用,保障国家位置安全,实现北斗产业化目标。 项目在国家有关项目支持下,率先提出位置网创新技术理念,针对位置网关键技术及平台进行研究与开发,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成果,实现了位置服务的创新跨越式发展。主要的创新成果如下: 1. 位置信息平滑交换与路由技术。针对传统位置数据库的“烟囱式”结构,首次提出了位置数据库互联体系结构,采用“分层互联、统一交换”的思想,发明了位置信息交换与路由技术,突破了传统位置服务中各行业位置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技术瓶颈。同时,发明了位置信息匿名查询方法,解决了位置信息交换共享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2. 位置服务创新开放平台中数据和接口的统一管理方法。针对位置服务资源“异构化、海量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网络化软件定制方法的资源发现、封装和共享方法,采用“按需分配、集中组织”的思想,突破了位置网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数据资源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按需分配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位置服务资源的一站式透明访问。 3. 位置编码与IP网络地址编码的映射技术。针对位置编码“结构复杂、表示多样”的特点,提出了位置编码与IP网络地址编码的映射技术,突破了位置信息割裂在各个应用中、无法统一表示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位置信息在互联网空间的统一映射,完成了位置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同时引入位置掩码的概念,实现了地理区域的分级表现形式。 近三年新增经济效益约4.4亿元。建成了业界最大IPv6位置信息资源,包括800TB位置服务信息数据库,覆盖地图、POI、街景、测绘等数据资源,涵盖全国2856个城市的详细道路,路网里程超过409万公里,覆盖全国所有的省际、城际、国道和高速路,实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图全覆盖;包含丰富精准的道路交通信息:车道信息、通行方向、交通限制、交通时间限制、出口、服务区、道路名、立交桥、道路口等;包含超过2077万条POI信息,所有详细覆盖城市中的重要类别POI均能提供详细的门牌号、联系电话。项目的成果在智慧校园、公共物流云位置综合管理系统、基于北斗的前装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基于北斗的智能精准气象服务系统等进行了应用,导航电子地图及更新服务为亿级海量用户提供服务;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在多所大学推广;智慧物流位置云服务平台目前在全国推广,已落地应用;北斗/GPS双模车载智能物流终端推广超过10万台;车联网平台用户规模超过1万;动态交通信息年累计查询2.65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