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50711]免追施化肥新品种的研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肥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任务来源: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研究——免追施化肥新品种的研制(吉科合字980202-03号)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研究的理论部分可用于今后同类新品种肥料的研究,所研究的免追施化肥新品种可用于化肥生产领域,其产品应用于玉米栽培。氮肥施用普遍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而磷肥和钾肥常采用作基肥。因此免追肥就是要解决氮肥一次施用的问题。我们采用在常用氮肥品种颗粒状尿素的表面被覆一层高分子化合物,选用合适的高分子化合物,确定适当的包膜量,使其达到颗粒中尿素缓慢释放,以玉米为供试作物,做到了在玉米吸氮高峰期既在玉米追肥期包膜尿素内氮素大量释放,使玉米吸氮高峰期与包膜肥释放氮高峰期基本吻合。从而达到不追肥又起到追肥作用的目的。同时,又在包膜肥的外表包涂不同的农药品种(杀虫剂),不同的品种起着不同的杀虫作用,有的用于主防地下害虫,有的主防玉米螟和粘虫。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多功能包膜药肥。三、性能指标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括号内为合同书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 1、免追肥新品种3个(2-3个) 2、比习惯施肥增产4.1-11.7%(5-10%);提高氮肥利用率3.9-12.1%(3-7%); 3、含氮量不小于45.0%(不小于44.5%);包膜脱落率小于2.0%(小于2.0%); 4、农药防效:玉米螟平均88.2%,地下害虫平均87.2%(达到85%)。四、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1、在缓释肥料的评判上,欧洲标准委员会提出,若营养释放在25℃,能满足下述三个条件,则该肥为缓释肥料,一是24小时释放不大于25%,二是28天释放不超过75%,三是在规定时间内,至少有75%被释放。我们认为这个标准不够全面,该研究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时间与释放量、时间与释放速率的关系模型,研究不同包膜成分与不同包膜量的尿素中氮的释放规律,并与玉米的吸氮规律进行比较,以二者吻合度作为评判依据。 2、在包膜量上,国内外一般包膜质量为肥料总质量的10-20%,我们采用的包膜量为2%,并达到同样的效果,国内的涂层尿素包膜量尽管少但缓释效果不理想。 3、功能上,该研究在一些品种上掺入杀虫剂,有了药肥多功能的作用。 4、查新表明,该研究结果,国内尚无同类或类似的报道。五、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首次将logistic曲线用于解释包膜肥料的释放规律,并与玉米吸氮规律进行比较,确立与玉米吸氮规律相吻合的包膜肥料品种。 2、以2%的低包膜量达到缓释的效果。 3、加入不同品种的杀虫剂,形成了多功能的包膜药肥。六、作用意义 1、由于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减少了氮素的损失,使氮肥对大气、水域、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对今后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人类健康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由于免追肥,使氮肥追肥带来的问题得以解决,如追肥操作困难、很难深施、深施又要伤根等。 3、该研究的包膜材料吨价为8500元人民币,按2%包膜量计算,每吨包膜尿素增加成本170元,加上其它费用为200元左右。国外的包膜尿素价格往往是普通尿素的3-5倍。施用包膜尿素可减少氮肥用量每公顷15 kg纯氮。其减少的用肥量基本与增加的包膜成本相抵,增产部分为增加的农民收入,同时又省工省时。七、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 该研究成果可用于吉林省的玉米生产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扩大到其它作物上和其它地区。免追肥技术是农民向往的技术,也是今后施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应该说推广本成果前景看好。 现在本成果的生产工艺还是实验室的小批量生产,采用造粒后包膜的工艺,今后必需研究在造粒过程中的包膜工艺,希望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
一、任务来源: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研究——免追施化肥新品种的研制(吉科合字980202-03号)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研究的理论部分可用于今后同类新品种肥料的研究,所研究的免追施化肥新品种可用于化肥生产领域,其产品应用于玉米栽培。氮肥施用普遍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而磷肥和钾肥常采用作基肥。因此免追肥就是要解决氮肥一次施用的问题。我们采用在常用氮肥品种颗粒状尿素的表面被覆一层高分子化合物,选用合适的高分子化合物,确定适当的包膜量,使其达到颗粒中尿素缓慢释放,以玉米为供试作物,做到了在玉米吸氮高峰期既在玉米追肥期包膜尿素内氮素大量释放,使玉米吸氮高峰期与包膜肥释放氮高峰期基本吻合。从而达到不追肥又起到追肥作用的目的。同时,又在包膜肥的外表包涂不同的农药品种(杀虫剂),不同的品种起着不同的杀虫作用,有的用于主防地下害虫,有的主防玉米螟和粘虫。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多功能包膜药肥。三、性能指标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括号内为合同书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 1、免追肥新品种3个(2-3个) 2、比习惯施肥增产4.1-11.7%(5-10%);提高氮肥利用率3.9-12.1%(3-7%); 3、含氮量不小于45.0%(不小于44.5%);包膜脱落率小于2.0%(小于2.0%); 4、农药防效:玉米螟平均88.2%,地下害虫平均87.2%(达到85%)。四、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1、在缓释肥料的评判上,欧洲标准委员会提出,若营养释放在25℃,能满足下述三个条件,则该肥为缓释肥料,一是24小时释放不大于25%,二是28天释放不超过75%,三是在规定时间内,至少有75%被释放。我们认为这个标准不够全面,该研究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时间与释放量、时间与释放速率的关系模型,研究不同包膜成分与不同包膜量的尿素中氮的释放规律,并与玉米的吸氮规律进行比较,以二者吻合度作为评判依据。 2、在包膜量上,国内外一般包膜质量为肥料总质量的10-20%,我们采用的包膜量为2%,并达到同样的效果,国内的涂层尿素包膜量尽管少但缓释效果不理想。 3、功能上,该研究在一些品种上掺入杀虫剂,有了药肥多功能的作用。 4、查新表明,该研究结果,国内尚无同类或类似的报道。五、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首次将logistic曲线用于解释包膜肥料的释放规律,并与玉米吸氮规律进行比较,确立与玉米吸氮规律相吻合的包膜肥料品种。 2、以2%的低包膜量达到缓释的效果。 3、加入不同品种的杀虫剂,形成了多功能的包膜药肥。六、作用意义 1、由于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减少了氮素的损失,使氮肥对大气、水域、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对今后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人类健康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由于免追肥,使氮肥追肥带来的问题得以解决,如追肥操作困难、很难深施、深施又要伤根等。 3、该研究的包膜材料吨价为8500元人民币,按2%包膜量计算,每吨包膜尿素增加成本170元,加上其它费用为200元左右。国外的包膜尿素价格往往是普通尿素的3-5倍。施用包膜尿素可减少氮肥用量每公顷15 kg纯氮。其减少的用肥量基本与增加的包膜成本相抵,增产部分为增加的农民收入,同时又省工省时。七、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 该研究成果可用于吉林省的玉米生产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扩大到其它作物上和其它地区。免追肥技术是农民向往的技术,也是今后施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应该说推广本成果前景看好。 现在本成果的生产工艺还是实验室的小批量生产,采用造粒后包膜的工艺,今后必需研究在造粒过程中的包膜工艺,希望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