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 项目取得成果的总体情况。 本项目探明了不同封育年限深层土壤SOC、TN固持量及其积累速率;结合土壤分形特征,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稳定性,及碳氮之间的协同机制;揭示了封育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深层土壤SOC、TN收支动态及形成机理。为全面评估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土壤固碳、氮潜力与效应提供科学依据,弥补深层土壤SOC、TN垂直积累动态的知识空缺。已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授权国家专利2项;培养指导研究生4名,培养本科生4名,指导完成大学生创新试验2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要求国外知名教授来华报告1次。 2. 项目成果转化及应用情况。 项目研究首次发现封育草地深层土壤碳氮信息,同时,对于宁夏固原云雾山土壤、植被和微生物等信息做了全面的分析,得出封育措施对于草地健康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基于该项目研究成果,梳理出六盘山区域(本项目研究样点在其中)生态系统脆弱、水源涵养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等7类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参与撰写了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 “三山”生态环境专题研究报告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方案,将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纳入其中。 出版学术著作《黄土高原封草地深层土壤有机碳氮动态》,2021年,宁夏人民出版社,系统描述了宁夏固原云雾山草地封育40年来,0-5m土壤物理化学特征,重点描述了土壤碳和氮的固持、固持速率及形成机制。 3. 人才培养情况。 在本项目资助下,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2人,其中两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培养本科毕业生4人,其中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生2名。
1. 项目取得成果的总体情况。 本项目探明了不同封育年限深层土壤SOC、TN固持量及其积累速率;结合土壤分形特征,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稳定性,及碳氮之间的协同机制;揭示了封育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深层土壤SOC、TN收支动态及形成机理。为全面评估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土壤固碳、氮潜力与效应提供科学依据,弥补深层土壤SOC、TN垂直积累动态的知识空缺。已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授权国家专利2项;培养指导研究生4名,培养本科生4名,指导完成大学生创新试验2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要求国外知名教授来华报告1次。 2. 项目成果转化及应用情况。 项目研究首次发现封育草地深层土壤碳氮信息,同时,对于宁夏固原云雾山土壤、植被和微生物等信息做了全面的分析,得出封育措施对于草地健康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基于该项目研究成果,梳理出六盘山区域(本项目研究样点在其中)生态系统脆弱、水源涵养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等7类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参与撰写了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 “三山”生态环境专题研究报告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方案,将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纳入其中。 出版学术著作《黄土高原封草地深层土壤有机碳氮动态》,2021年,宁夏人民出版社,系统描述了宁夏固原云雾山草地封育40年来,0-5m土壤物理化学特征,重点描述了土壤碳和氮的固持、固持速率及形成机制。 3. 人才培养情况。 在本项目资助下,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2人,其中两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培养本科毕业生4人,其中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生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