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作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并被我国国家环保部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的福寿螺,自上世纪80年代首次引入广东以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已在整个华南地区乃至长江以南地区扩展蔓延,对水稻等水生生物和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福寿螺的入侵机制及区域防控技术策略还缺少研究,使得当前对福寿螺的控制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和无为性。
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本项目拟通过华南地区大范围采样、田间试验以及室内模拟等手段,运用种群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以及农业生态学等方法对华南地区不同生境福寿螺的遗传分化与生态型分布、生境适应性与耐性、与本地螺的生存竞争机制、对本地非专性天敌的防御机制,以及高效的田间防控机制与策略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旨在回答在我国福寿螺在华南地区入侵扩展的内在规律,并建立一套有效的防控策略,进而为福寿螺的生态控制和综合防治及其暴发危害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