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课题来源与背景:我国酒后驾车事件影响很恶劣,在交通事故中酒后驾车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59%,关于防止酒后驾驶的研究项目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957年1月23日,世界第一台醉酒呼吸分析仪在瑞典首次投入使用,司机通过对其仪器吹气判断是否饮酒,之后此项技术被各国交警广泛应用。直到现在,这种方法依然是交警判断酒后驾驶的主要手段,但是这种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酒后驾驶问题。主要是由于交警对驾驶员的随机抽查,致使检测不全面、效率低,实时性差,这也是导致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虽然国家实施了酒后驾车处罚条例,但酒后驾车事故仍然在发生。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迫切需要研究更有效的防酒驾驶系统。本课题来源于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防酒驾智能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项目号:201810376014)。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拟利用单片机和酒精传感器等来实现该系统。 在驾驶员开始启动车辆时,提示要求进行酒精浓度检测,一旦发现酒精浓度超过标准,启动报警装置,切断汽车电源启动装置,使司机无法酒后驾驶,同时系统发送驾驶员的确切位置给其家人。
以此最大限度避免酒后驾驶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系统根据获取的安全驾驶大数据以及数据筛选、数据分类和数据解析生成分项目详细的数据分析报告,用户可在该界面中更具数据分类项目的标题,勾选需要保存的数据项目,并进行保存,点选中的分析报告显示选中标记,点击“保存”即可批量保存分类数据分析报告。点击进入数据解析界面,平台将根据获取的数据类型和详细数据进行分析,详细解析各类数据的情况与其可能发生的现状分析,拖动右侧滚动条,可在该界面查看更多信息和内容,显示界面未显示部分内容。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系统一旦检测到驾驶员饮酒,系统会通过报警的形式提醒驾驶员禁止开车,如果车内酒精浓度超出设定的阙值范围,系统会自动切断汽车发动机电源,使车辆无法启动。通过这种装置,能够对酒驾行为有效的进行控制,避免交通违法行为所造成的重大损失。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成果尚未大规模推广至汽车行业。
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已有若干论文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