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牙周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导致牙龈出血、牙周溢脓、牙齿松动乃至牙齿脱落,严重影响咀嚼及消化功能。
同时它还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新生儿早产等的高危因素。
关于牙周病的病因,现代医学认为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其始动因素,因此注重针对细菌性病因进行治疗,但在增强机体全身调控能力方面缺乏有效措施。
药物治疗是某些条件下牙周病的辅助预防和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甲硝唑、替硝唑、螺旋霉素、四环素及氯已定等。
这些药物针对的目标是微生物.但要清除牙周所有细菌,尚难以成功,也无必要。
牙周病的药物防治可通过减弱细菌的侵袭力,或增强宿主的防御力,重建有利于牙周健康的微生态系。
不仅如此,目前临床常用的这些药物均属化学合成药,虽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应用可破坏口腔的生态平衡,并且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许多患者的口腔菌株对甲硝唑耐药。
因此,在中药或天然物质中寻找新的控制牙周病牙菌斑微生物的药物,是近年的研究重点之一。
祖国传统医学注重内因与外因、全身与局部的关系,认为牙周炎属于“牙宣”“齿衄”“齿挺”“齿动摇”“齿豁”范畴,引起牙周炎的病因是胃肠积热、气血虚弱、肾元亏损以及口腔不洁等,并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牙周炎大致分为胃火上蒸型、肾阴亏虚型和气血两虚型,并分别采用不同方式治疗。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中医注重对全身因素的调节,弥补了西医主要针对细菌因素治疗的局限性,许多研究也表明中医辨证施治牙周炎的确有着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