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29226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公路运输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城市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工具。截至2013年底,已有19个城市共87条线路投入运营,总里程达2539km。目前,北京、上海的日均客流分别超过和接近1000万人次。同时,我国轨道交通事故频发。仅2011年,京、沪、穗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相继发生供电事故、方向驶错、车门失灵、两车追尾、雨水倒灌、扶梯夺命等一系列恶性事故,造成人员与财产的重大损失,并引发社会和舆论的高度关注。轨道交通安全容不得半点大意,建立健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迫在眉睫。 第三方安全评价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复杂、专业众多,在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研究中,缺少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专业安全状态的评价中,缺少关键指标的量化方法,同时也缺乏相应风险分析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国内至今还未见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项目的实际工程应用。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应用需求,项目组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专业特点,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细则》,设计了安全管理及事故风险、运营组织与管理、车辆系统、信号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线路轨道土建结构及安全保护区、机电设备7个专业子系统评价结构,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方法。并结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1、2号线运营安全评价项目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建立了结合专家咨询法和头脑风暴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设计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流程、风险分析模型,建立了系统性的评价方法。将风险点分为可接受、需重视、严重、非常严重和灾难性5个等级。结合线路具体特点,对风险点按照设计标准差异、设备老化伤损严重可靠性差、管理问题、专业接口和其它5方面进行归类。在评价方案中,项目组在与运营单位按照子系统进行深度对接的同时,特别注重各专业之间接口管理等问题。总体评价报告以运营安全为主线,给出运营安全风险控制对策,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 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20人;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20篇。 项目建立的基于专业划分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运营安全评价流程、风险分析模型等评价方法,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空白,属于国内领先水平。结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1、2号线运营安全评价项目进行的实际工程应用,是国内首次进行的第三方安全评价,具有创新性,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成果已经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 1、2号线运营安全评价项目。识别风险点239个,提出对策建议106条。评价所发现的“列车在区间车门误开”、“钢轨断裂”、“车辆转向架裂纹”、“轨道电路存在压不死现象”等严重风险点,引起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方的高度重视,并进行及时整改。目前,课题成果在上海轨道交通系统全面推广,评价结论已经成为市政府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补贴资金投入的重要决策依据,涉及项目费用每年约10亿元。课题组从工程应用中提炼的风险点又为上海新建轨道线路的设计、建设与管理提供了针对性的安全咨询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城市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工具。截至2013年底,已有19个城市共87条线路投入运营,总里程达2539km。目前,北京、上海的日均客流分别超过和接近1000万人次。同时,我国轨道交通事故频发。仅2011年,京、沪、穗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相继发生供电事故、方向驶错、车门失灵、两车追尾、雨水倒灌、扶梯夺命等一系列恶性事故,造成人员与财产的重大损失,并引发社会和舆论的高度关注。轨道交通安全容不得半点大意,建立健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迫在眉睫。 第三方安全评价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复杂、专业众多,在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研究中,缺少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专业安全状态的评价中,缺少关键指标的量化方法,同时也缺乏相应风险分析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国内至今还未见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项目的实际工程应用。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应用需求,项目组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专业特点,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细则》,设计了安全管理及事故风险、运营组织与管理、车辆系统、信号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线路轨道土建结构及安全保护区、机电设备7个专业子系统评价结构,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方法。并结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1、2号线运营安全评价项目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建立了结合专家咨询法和头脑风暴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设计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流程、风险分析模型,建立了系统性的评价方法。将风险点分为可接受、需重视、严重、非常严重和灾难性5个等级。结合线路具体特点,对风险点按照设计标准差异、设备老化伤损严重可靠性差、管理问题、专业接口和其它5方面进行归类。在评价方案中,项目组在与运营单位按照子系统进行深度对接的同时,特别注重各专业之间接口管理等问题。总体评价报告以运营安全为主线,给出运营安全风险控制对策,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 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20人;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20篇。 项目建立的基于专业划分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运营安全评价流程、风险分析模型等评价方法,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空白,属于国内领先水平。结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1、2号线运营安全评价项目进行的实际工程应用,是国内首次进行的第三方安全评价,具有创新性,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成果已经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 1、2号线运营安全评价项目。识别风险点239个,提出对策建议106条。评价所发现的“列车在区间车门误开”、“钢轨断裂”、“车辆转向架裂纹”、“轨道电路存在压不死现象”等严重风险点,引起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方的高度重视,并进行及时整改。目前,课题成果在上海轨道交通系统全面推广,评价结论已经成为市政府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补贴资金投入的重要决策依据,涉及项目费用每年约10亿元。课题组从工程应用中提炼的风险点又为上海新建轨道线路的设计、建设与管理提供了针对性的安全咨询依据。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5001458号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