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新型结构专利与新型材料专利组合而成:
1.、新型结构专利
现有的蓄电池都采用单端输出的方式,每个单体内部都有正极和负极板,每片正极板的上端部设置有一个极耳,通过极耳相互连接后,接通相应的正极或负极的端子,这种蓄电池在使用时,其内部的温度会比较高,又由于空间的限制,不利于内部活性物质的利用,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输出功率。本电池是双极结构,能降低使用时内部的温度,有利于活性物质更为均匀的利用,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蓄电池电能输出的功率。
2、新型材料专利
此种新型材料能将需要量的电解液保持在蓄电池内的颗粒与纤维的混合物中,这些混合物填充在极板之间和极群组周围,使析出的气体在负极板吸收。新型材料在被酸液浸透后不会收缩,也不会膨胀,这样就抑制正极活性物质的膨胀,从而大大延长了电池的寿命。这种新型材料还可提高蓄电池的容量,使蓄电池性能稳定,优质品率高。
二、省级技术鉴定与国家级检测及用户的实用证明
1、省级技术鉴定证书写明,产品标准资料齐全,工艺技术成熟可靠,鉴定签署的意见是:“电解液保持能力高,能显著提高蓄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等特点,技术处于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经过各项分析测试、检测及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通过环境评价,生产设备、工艺工装和检测手段能滿足批量生产要求。鉴定委员会认为:该产品的研制是成功的”。
2、国家有关部门历经三年多时间的检测,循环充放电寿命(循环耐久能力)己达1300次以上,检测20小时在零下20度环境下正常使用。价格是锂电池的1/5(传统电池用于两轮电动车的国家标准是350次,用于四轮电动汽车的国家标准是400次)。
3、户品实用证明,在同等使用的条件下,本电池的温度比传统铅蓄电池低40%;传统蓄电池荷电保持能力28天不得少乎85%(即放置一个月自放电15%),本电池1个月荷电保持能力为99%(3个月自放电也只有3% ) 。
4、本电池产品合格率从传统产品的94%提高到999‰(发1001只电池不必退货),充放电循环寿命延长3~5倍,用户评价说,国外进口的高端电池,价格高而技术品质没有本电池好。
5、本新能源电池1只电池的寿命可抵3只以上。按寿命衡量,全国蓄电池的污染可以减少2/3,用户的使用成本也下降2/3,对节能环保等有重要作用。
6、已有用户的电池组是6V×12=72V、3小时率130Ah,用于5人座标准型电动轿车,时速60公里,续行里程180公里,是国家级用户(电动汽车、风能等)唯一指定的不招投标的产品。
三、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食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规定本类型蓄电池属成熟期产品用于以下4类车型:①混合动力乘用车,属唯一的成熟期;②混合动力商用车,唯一的成熟期;③纯电动乘用车,唯一的成熟期;④纯电动商用车,唯一的成熟期。
四、市场需求与社会效益
1、本新能源电池用所用的新型材料在世界上只有美国有同类产品,但价格较高, 国内也只有一家生产厂,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都低于美国的同类产品。
2、蓄电池国内年销售额达600多亿元人民币,年产量增长在25~30%左右, 2012年全国两轮电动车产销量将突破3000万辆。本项目的实施可实现对传统材料的替换,每年按5%的市场替换率计算,年市场需求量在5亿元以上,本新型材料在铅蓄电池中的年用量年在20万吨以上。
3、普通材料的蓄电池实际使用寿命仅有1~2年,报废数量惊人,一方面消耗了使用者的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据《储能网》报道,我国铅蓄电池行业2011年铅的用量是300万吨,到2015年预计将增加到506万吨。铅蓄电池采用本新型材料,全国每年可以减少铅用量80%(约240~400万吨),节电120亿度,还有日用水、塑料材料、运输费用等等的节约无法估量,节能减排的效果非同寻常,可以推进我国整个蓄电池产业的减铅与技术升级,提高蓄电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5、中国的铅蓄电池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混合动力,太阳能、风能等储能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电动自行车电池的3~4倍(>200亿元/年)。投资利税率82.66%,电池是能源的消耗品,各行各业的需求如汽车、火车、轮船、军舰、电力、通信、飞机都少不了蓄电池。本新能源电池长寿命高容量,仅是风能与太阳能储能电池的需求,还可以再建五个生产厂。
五、本电池目前仅一家生产,产品供不应求,定金订货,交货无欠款。按用途可以制成长方型与园柱型等不同规格,还可用于矿灯及各种备用电源等。
六、本新能源电池在节能减排与技术升级以及政府的政绩等都将增加新的亮点,另在银行信贷、税务等不少方面也可享受诸多政策的优惠。建厂可以手工装配,有资金可以购置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过程无污水排放,节约水资源和电能,符合环保要求,是蓄电池行业典型的节能减排先进工艺。成熟的专利许可转让,培训生产工人,生产出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