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我国50年来研究成功的新药90%以上系与天然产物有关。
广西现有已知药用植物基源种4064种,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11146种)三分之一还多,种数为全国第二。
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已从杀伤型细胞毒药物的发展策略转向针对新靶点、提高选择性、针对常见实体瘤,寻找新型的化学结构和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研究。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从天然药物药中进行筛选还未见开展。
为此本项目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草药中按药靶(如酪氨酸激酶)寻找特定肿瘤、特定靶点、选择性高的非细胞毒抗肿瘤类新药,有其创新性,这可提高广西区域高发肿瘤的防治水平并与国际抗肿瘤药研发趋势接轨,推动从广西特色中草药资源成分中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为改善和提高广西区域高发肿瘤的防治水平提供实验依据。
可见该项目的开展无论从上述那方面讲其实际意义和必要性都是勿庸置疑的。
1.已建立了已酪氨酸激酶为药靶和相应抗肿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体外筛选方法。
研究筛选得到11 种对肝癌细胞与鼻咽癌细胞都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其中6 种药物的抑制作用较强,这十一种药物为八角莲,裂果薯、石上柏、溪黄草、鸡骨草、土牛膝、白木通、满天星、破骨风、青九牛、叶下珠。
其中,裂果薯的抗肝癌与鼻咽癌作用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初次对其抗肝癌与鼻咽癌作用进行探讨;
白木通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但其抗肿瘤作用在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其对肝癌细胞与鼻咽癌细胞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满天星提取物对Hep、S180、U14 细胞造成的小鼠移植瘤有抑制作用,目前国内未见其抗肿瘤作用的其他报道,本研究发现满天星虽然对正常细胞与癌细胞抑制作用均较强,但其仍有进一步分离研究的前景;
目前国内文献对青九牛以及青牛胆属植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初次对其抗肝癌与抗鼻咽癌作用进行探讨;
目前有研究对破骨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离,但并未分离出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为今后对药物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筛选与有效组分、活性单体的进一步分离打下了基础。
下一步研究计划:
1.改进裂果薯皂苷的分离方法,对裂果薯总皂苷作进一步分离寻找其中活性单体。
2.对裂果薯皂苷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与毒性做进一步研究。
3.对裂果薯皂苷的酪氨酸激酶抑制等作用机制作深入研究。
4.对筛选出的有较好开发价值的药物包括裂果薯总皂苷按临床前新药要求作开展质标、提取工艺、药效和安全性研发。
2.技术指标2.1 已申请发明专利1 项。
2.2 已发表论文11篇
4.社会效益:培养博士2人和博士后1人,硕士生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3人,本科生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