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以能源转化及存储装置内流体工质的传输现象为研究背景,根据自然科学基金特点及要求,项目核心研究着重探讨了在复杂随机多孔介质内,与流-固界面电动/电化学效应耦合的流体传输特性这一基本科学问题。
项目执行过程中,开发了能刻画复杂电解质溶液传热/流动过程的格子-波耳兹曼模型;构建实施了能生成复杂随机多孔结构且具有明晰统计学意义的模拟退火算法;糅合上述不同模拟技术,成功模拟了复杂随机多孔介质孔隙尺度流体传输过程;对比了其数值结果与REV尺度有效参数经典经验公式。
本项目还扩展开发了纤维状多孔介质随机生成程序及微、纳细小孔隙流体流动高阶格子-波耳兹曼模型。项目现还涵盖REV尺度上多孔介质内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特性研究,推动项目研究持续向纵深发展,满足更广阔的工程实际需要。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已在知名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2篇(均被SCI收录),国际会议论文1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指导了2名本科生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其本科毕业设计;项目负责人获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宁波市创新团队项目1项,并作为宁波诺丁汉大学方主要负责人参与了宁波市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
此外,就对外学术交流而言,在项目执行期间,课题组成员先后参加了4次能源工程或工程热物理行业的国际会议、论坛及由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高效化石能源技术博士研究中心资助的国际暑期交流项目。
课题组还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其中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John Sader 教授团队合作联合发表了多篇国际期刊论文;与诺丁汉大学英国校区Yuying Yan教授的科研团队,通过紧密协作,共同申请并获得了上述宁波市重大的纵向科研项目。
而本项目部分研究成果也已用于此类项目,以更好满足合作企业的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项目课题组较好的落实了申请书设定的各项主要指标。